军转之声⑩ | 军转路上的五重坚守
胡志强
转业前服役于空军某部
三十载春秋流转,我在空军序列里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回首那些年,机关操课的汗水浸透作训服,却浇不灭反复打磨动作的热忱,纪律意识在嘹亮口号中刻入骨髓;演习场上,指挥中心的指令与雷达光点交织,让我深知唯有坚守岗位、默契配合,才能在复杂战场中占据主动;指挥台前,战机起落间的每道指令都要求精准无误,年轻飞行员眼中对蓝天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渴望,更让责任二字重若千钧。三十年的军旅生涯,让我读懂了忠诚担当的内涵,悟透了严谨细致的真谛,更品出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如今即将告别军营,转身融入社会,理应做到五重坚守,为新征程保驾护航。
一、铸牢忠诚之魂,让本色成为立身处世的根基
这份本色里,装着刻入灵魂的忠诚,是面对任何考验都不变的政治本色,是坚守任何岗位都不改的责任担当,是经历任何诱惑都不褪的初心底色;装着千锤百炼的能力,是应急处突时的快反力,是统筹协调时的组织力,是攻坚克难时的执行力,皆是军营赋予的看家本领;装着融入血脉的作风,是对待工作零容忍的较真,是完成任务零差错的严谨,面对挑战零退缩的坚韧,这些从军营带出来的 “硬核资本”,是立足新岗位的底气。
二、绷紧风险之弦,让警惕成为行稳致远的保障
这份警惕,要守住不可逾越的底线,不碰政策红线、不越纪律边线、不踩原则高压线,如坚守 “军令如山” 般恪守规矩。要筑牢主动防范的防线,对政策变化保持敏锐嗅觉,对市场动态保持高度警惕,对矛盾隐患保持清醒认知,如雷达扫描空域般洞察潜在风险。要织密未雨绸缪的防线,提前预判问题、提前制定方案、提前做好准备,如战前推演般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让每一步前行都稳健扎实。
三、锤炼学习之力,让进取成为适应变化的引擎
这份进取,是永不停歇的学习热情,放下老兵身段,甘当新兵学新规;跳出军营惯性,主动适应新逻辑;抛开过去成绩,从零开始练新功。是融会贯通的转化能力,把军队的纪律性转化为职场的自律性,把军队的协作力转化为团队的凝聚力,把军队的执行力转化为工作的战斗力。是与时俱进的适应本领,快速熟悉新岗位规则,准确把握新领域规律,灵活应对新挑战要求,持续充电蓄能,确保在时代浪潮中不掉队、跑得快。
四、校准心态之标,让包容成为融入新境的钥匙
这份包容,是对身份转变的清醒认知,不沉溺过往荣誉,以平常心开启新征程;不畏惧未来挑战,以自信心迎接新考验;不抱怨现实差异,以包容心接纳新环境。是对工作节奏的灵活适应,从命令式执行到协商式沟通,从单一化思维到多元化考量,从经验型判断到数据化分析,如战机转场般快速适配“新跑道”。是对挫折困难的积极应对,遇挫折不气馁、遭误解不委屈、临难题不退缩,让心态的转变成为前行的助力而非阻力。
五、践行实干之举,让担当成为实现价值的坐标
这份担当,要落在真抓实干上,不做空谈客、争当行动派,把军队“说干就干”的执行力,化作新岗位“干就干好”的实绩。要落在攻坚克难上,不做旁观者、争当排头兵,把军队 “敢啃硬骨头” 的闯劲,化作新领域 “能解新难题” 的成果;要落在为民服务上,不做利己者、争当奉献者,把军队 “为人民站岗” 的初心,化作新岗位 “为群众办事” 的行动,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军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勇于担当、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从不辜负奋斗者。带着这份忠诚、警惕、进取、包容与担当,我们定能将军营的烙印化作新征程的勋章,在这片热土上续写属于军人的新篇章,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相关稿件:军转之声⑥ | 从迷彩到申城——卫生兵夫妻的再出发;犹记得12年前的那个冬天
军转之声④ | 带着高原锤炼的坚韧品格,在平凡世界中继续着不平凡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