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之声⑧ | 不忘过往 不负当下 不畏将来
周富军
转业前服役于空军某部
7月7日开始,2025年上海市退役军人安置前(适应性)培训拉开帷幕。此次培训内容充实、活动丰富,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课程设计,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退役军人的每一寸心田。
退役命令下达之后,面对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苦闷彷徨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态。面对陌生的岗位,我们安身立命的底气源于何处?待安置期里,如何让这段时光过得充实又有意义?转身之后的人生旅程,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哪?培训期间,回望军旅岁月,展望未来征程,曾经焦灼煎熬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不忘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或许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
不忘过往,部队的培养教育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大底气。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军以来,正是部队的培养教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从懵懂新兵到坚毅老兵,部队以严格的训练、严明的纪律、严肃的要求,淬炼出我们最鲜明的精神特质。无论是烈日下的摸爬滚打,还是深夜里的战备执勤;无论是急难险重任务中的冲锋在前,还是日常工作中的精益求精,每一次历练都在锻造我们的品格,每一次挑战都在升华我们的境界。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纪律与服从,什么是奉献与牺牲……这些精神财富,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们面对一切风雨的铠甲,也是我们前行路上最坚实的依靠。
不负当下,安置培训的赋能托举是我们平稳转身的精准助力。
告别军营,意味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与职业赛道,此时,官方组织的安置培训为我们搭建起从军营到地方的桥梁。在这里,我们从 “老兵” 变回 “学员”,放下昔日的荣誉,以空杯心态吸收新知识。公共管理课程,让我们掌握了现代公共管理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依法行政课程,培养了我们遵循法律规定、依法决策和管理的法治思维;实用公文写作,教会了我们如何准确、规范、高效地处理各类公务文书。此外,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实践活动、谈心交流等模块,更帮助我们补齐能力短板、明晰发展方向、找准人生定位。这份来自组织的关怀与支持,让我们在转型的迷茫中找到方向,在面对未知时增添信心。正是这样的助力,让我们能够专注当下,不负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为开启新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不畏将来,内心笃定的信念勇气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最强支撑。
外部的支持终是助力,真正推动我们前行的,是内心的信念与勇气。退役军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 “退缩” 二字,面对新岗位的挑战,我们需要拿出军营中 “啃硬骨头” 的劲头,敢于尝试、勇于突破;面对暂时的不适应,我们要保持 “归零再出发” 的心态,相信凭借努力终能站稳脚跟。我们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份信念,是对自我价值的笃定;这份勇气,是对未来的坦然。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于退役军人来说,过往的军旅岁月是勋章,不是枷锁;当下的培训时光是跳板,不是终点;未来的人生征程是战场,更是舞台。我们当带着军营赋予的底气、培训给予的助力、内心秉持的信念,不忘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在人生的新征程上续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相关稿件:军转之声⑥ | 从迷彩到申城——卫生兵夫妻的再出发;犹记得12年前的那个冬天
军转之声④ | 带着高原锤炼的坚韧品格,在平凡世界中继续着不平凡的征战
军转之声⑥ | 从迷彩到申城——卫生兵夫妻的再出发;犹记得12年前的那个冬天
军转之声④ | 带着高原锤炼的坚韧品格,在平凡世界中继续着不平凡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