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燃烧的岁月:铸革命之魂,扬热血之志

  在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内,有一张1928年中共中央军事部组织图,上面标注了四个名字: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1929年8月24日,他们在上海召开秘密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当局抓捕。8月30日,这四名共产党人在龙华英勇就义。为纪念“军委四烈士”牺牲95周年,系列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将通过“龙华英烈”自媒体矩阵连续更新。

  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巨浪汹涌澎湃,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光辉征途。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革命先烈,以青春为笔,生命为墨,共同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其光辉事迹穿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激励着后来者勇往直前。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燃烧的岁月》将为我们生动再现四位英烈投身革命事业的壮举。

  

 

  彭湃出身于优渥之家,“过的是公子的生活,衣食无忧”,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农民运动的洪流之中,成为贫苦农民心中亲切的“湃哥”。1922年,他在海丰亲手点燃了“六人农会”这盏明灯,微弱的火光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不仅在海丰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更成了中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起点。彭湃不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还致力于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实践,努力唤醒民众沉睡的觉醒意识,为中国的未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作为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的杰出领导者,颜昌颐英勇地策应了南昌起义,并亲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于多个关键战役之中。在海陆丰的激烈战斗中,他虽屡经考验,但革命信念却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他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者的坚韧与无畏,号召全体同志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舍生忘死、奋勇向前。

  邢士贞则以其卓越的组织能力,积极推动兵运工作方法的改革,指导反抗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斗争。他常以革命前辈的言行激励后人,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无论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邢士贞都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视牺牲为归宿,展现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境界。“他时刻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就像他们在监狱中说的那句话一样,只要我们在死前活着的一秒钟,我们就要对党和人民作出贡献,随时准备牺牲自我。”邢士贞侄孙邢红建感慨道。

  杨殷,这位来自广东的革命先驱,不仅是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推动者。在党内,他与其他领导人紧密合作,共同研究部署武装斗争的策略与计划,为严惩叛徒和内奸、维护党的纯洁性立下汗马功劳。杨殷的革命生涯是他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事业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之上。

  这些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铺平了道路,他们的精神如同火炬,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信仰的执着、对人民的深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悔追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相关稿件: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不屈的荣光:舍生之希望,存浩然之气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火种的诞生:燃信念之火,逐理想之光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火种的诞生:燃信念之火,逐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