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火种的诞生:燃信念之火,逐理想之光
192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遭破坏,正在开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会委员彭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任杨殷;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颜昌颐和江苏省军委干部邢士贞被捕。彭、杨、颜、邢等人在狱中联名写信给党中央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时的演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钟以前,我们努力在这里作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同志们不要为我们哀痛,望你们大家努力!”
1929年8月30日,彭湃等人被捕仅6天后,就被国民党法庭火速宣判死刑。当天下午,四人齐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走向刑场,慷慨赴死,于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为纪念“军委四烈士”牺牲95周年,彰显英烈精神永不磨灭、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龙华英烈”自媒体矩阵今起将推出系列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通过历史影像、情景演绎和人物访谈,带领观众追寻英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风雨如磐的变革前夕,一股股新思想的激流猛烈冲击着古老社会的桎梏,唤醒了无数志士仁人的觉醒之心。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一群怀揣理想与信念的青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誓以血肉之躯铸就国家的未来。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火种的诞生》将为我们讲述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位进步青年,如何踏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有时侯闲聊的时侯就问他,你长大了以后做什么样的人?他说我长大了以后,要做一个像竹子一样有骨气的人,像梅花一样御寒不凋,像松树一样常青。他的一生就是践行他自己立下的这个志向。”杨殷外孙女崔静薇回忆道。
杨殷,出生于1892年,自幼便立下鸿鹄之志,誓要成为那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松柏。1911年,他毅然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他的名字便与反抗清王朝、推翻北洋军阀的斗争紧密相连。他的坚定与勇敢,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成为无数人心中“追求理想、勇于牺牲”的光辉典范。
彭湃,这位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的富家子弟,却选择了一条与家族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心系苍生,与贫苦农民同呼吸、共命运,1913年发起的群进会,以及后来在家乡掀起的反封建、争独立的爱国浪潮,无不彰显了他为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壮志豪情。得趣书室,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见证了他点燃农民运动星星之火的伟大时刻。
颜昌颐,1900年出生于湖南安乡,自幼便以“人贵立志,学贵永恒”为座右铭,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与光明。1918年,他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立志为改变中国而奋斗。颜昌颐侄孙颜竞在采访里提到:“在大革命时期,颜昌颐就一直是一个,以他那种无畏牺牲深刻影响他人的人。”在革命风暴中,他不畏牺牲的精神成为无数革命者心中的灯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邢士贞,1903年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小山村。1925年,他在家乡汾西参加革命活动,组织青年投身革命,并成立了农民协会,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从村庄到城市,他一路践行着自己的革命理想,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这些革命先烈的故事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一页,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行的力量。无论是面对战场的硝烟,还是监狱中的酷刑,他们始终以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精神,谱写了无数令人动容的壮丽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相关稿件: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不屈的荣光:舍生之希望,存浩然之气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燃烧的岁月:铸革命之魂,扬热血之志
专题片《最后一次向党表白》│燃烧的岁月:铸革命之魂,扬热血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