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首页轮播6图

“英烈故事进社区”:传承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8月30日下午,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英烈故事”六进活动之“英烈故事进社区”在浦东新区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近300名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居民、退役军人及学生代表等共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此次活动是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特别举办,以贴近群众的基层场景,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640.png

 

  活动中,英烈故事的讲述者们以历史为笔、以情感为墨,勾勒出上海抗战岁月里的英雄群像。嘉定区烈士陵园讲解员龚欢带来《药箱里的传奇》,还原了吕炳奎在战火中以药箱为“武器”的医者仁心与革命担当;秦鸿钧烈士的长孙秦岭先生讲述《秦鸿钧的秘密电台》,用家族记忆揭开隐蔽战线里先烈的坚定信仰;沪西革命史陈列馆馆长陶振云讲述《沪西魂 贯长虹——共舞台十三烈士》,再现了烈士们为反帝抗日事业慷慨赴死的壮烈;谢晋元将军的曾孙谢仪喆、曾外孙女褚仪琳以《家书》为载体,让观众透过文字读懂将军“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浦东新区烈保中心讲解员李荣则带来《汇角血战——周大根》,生动还原了周大根烈士在汇角血战中带领战士们奋勇抗敌、直至牺牲的英勇事迹。这些故事并非遥远的历史记录,而是发生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的真实过往,让在场观众得以触摸到本土英烈的温度,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核。

 

640 (1).png

640 (2).png

640 (3).png

640 (4).png

640 (5).png

 

 

  上海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场,从淞沪会战的全民御敌,到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精神丰碑,再到周大根、秦鸿钧等英烈在不同战线的坚守,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抗战记忆。此次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英烈故事”送进社区,正是对上海抗战历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活化利用——它跳出了传统纪念活动的框架,以“社区”为纽带,让机关工作人员、居民、学生等不同群体在“家门口”就能聆听本土英烈故事,既唤醒了集体历史记忆,也让“崇尚英烈、学习英烈”的理念融入基层生活。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这样的全民参与式纪念极具意义。此次活动的讲述者群体多元而鲜活:既有全国获过金奖的优秀讲解员,用专业视角还原历史细节;也有秦鸿钧烈士的长孙、谢晋元将军的曾孙与曾外孙女等英烈后代,以家族视角传递先辈信仰;既有沪西革命史陈列馆馆长这样深耕红色文化的研究者,也有在退役军人学院学习的大学生等年轻力量,让英烈故事在代际间顺畅传递。从讲述者的动情演绎到观众的共鸣分享,活动构建起“历史记忆-精神传承-当代实践”的完整链条。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六进”活动将英烈故事延伸至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景,本质上是在推动抗战精神从“历史符号”变为“行动指南”,引导市民在缅怀中汲取力量,在传承中践行担当。

 

640 (6).png

 

  80年岁月流转,抗战精神从未褪色。此次“英烈故事进社区”活动,不仅是上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双拥工作“以文化人、以情聚力”的缩影。它让英烈精神扎根基层、融入日常,激励着上海市民在新征程上延续抗战时期的奋斗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强大的基层力量。

  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包尔基席本次活动。

 

640 (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