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关注

国家级荣誉!一起恭喜战友

  编者按

  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表彰,退役军人再次以奋斗者之姿闪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细览名单,退役军人的身影遍布各行各业:他们从保家卫国的战士转身成为乡村振兴“兵支书”、技术攻坚先锋、应急救援尖兵,将军人血性融入新时代劳动征程,用“退役不褪色”的担当树起精神标杆。

  从“最可爱的人”到“最美劳动者”,广大退役军人以冲锋姿态在乡村振兴、科技攻坚、民生服务一线续写荣光。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让我们向这些永不褪色的奋斗者致敬!

 

  当和煦春风拂过锦绣河山,新时代的各行各业劳动者正以热血为墨、汗水为毫,在民族复兴的宏伟长卷上续写着“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壮丽篇章。

  广大劳动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殷殷嘱托,正在千行百业迸发出创新活力与实干动能。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光荣榜,退役军人的身影始终在耕耘中挺立。他们曾把青春奉献给边关冷月,如今又将热血注入时代脉搏,他们以永不言败的拼搏之姿,将军魂锻造成新时代最美的劳动勋章。

 

  忠诚担当,平凡岗位上的钢铁脊梁

 

  匠心铸就非凡,以“绳锯木断”的韧劲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亮眼的成绩。

  “这款产品就是我们主打的稻虾共生米……”镜头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玲正在社区打造的“富民直播间”推介乡亲们的农产品。

 

640.jpg

 

  从我国首位航母女舵手变身社区“兵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徐玲坚持用真心换真心。社区有一半居民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为了让老人能吃上健康卫生的热乎饭,她在社区里开设了“暖心大食堂”,一顿饭只要几元。

  辖区里的居民说,徐玲是一位接地气的好书记。徐玲笑着回应:“基层工作就是要反复做,做到大家满意为止,我不仅要接地气,还要与大家‘心连心’。”

  走进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泥土与蔬菜特有的清香瞬间扑面而来,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翠绿的青椒缀在枝梢,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周一帆穿梭其间,正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640 (1).jpg

 

  周一帆对这些年蔬菜种植的变化感慨颇深:“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大棚蔬菜一年四季都供应不断,忙完这茬采摘,马上就要进行下一茬播种了。”

  周一帆按动按钮,原本紧紧覆盖的棚膜在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下缓缓卷起。阵阵微风吹进来,一片片绿叶在微风中摇曳,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此时此刻,北京的林立高楼间,外卖骑手高丰正骑着电动车,向着目的地驶去。

  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高丰月均送达七八百单,客户满意率始终保持在100%。

 

640 (2).jpg

 

  当有新人请教工作秘诀,高丰说:“上楼时脚步放轻,敲门敲三下,等待开门时站到距离门边半米左右的位置……这些都是工作中的诀窍。还有一条,安全驾驶,安全是配送最近的路。”

  中午用餐高峰期过去,这位外卖骑手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休息,“再忙,也要吃一日三餐。”吃过饭后,高丰戴好头盔,继续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在千里之外,云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收派员者发贵也同样忙碌着。

  “您好,请问需要帮助吗……”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者发贵的电话始终响个不停,“越到节假日越忙,因此更要合理安排配送时间和方式,把每一件快递安全、快速送到客户手中。”

 

640 (3).jpg

 

  入职公司17年,者发贵累计服务客户上万人次,行程超过20万公里,处理收派件60万余件,至今保持“零投诉”的纪录。

  从手写运单到数字化收派,他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他说:“我相信劳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为促进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扎根大地的奋斗者,将迷彩色沉淀为劳动美的底色,正用汗水浇筑出中国梦的坚实路基。

 

  创新突破,技术前沿的开拓先锋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征程上,一群“兵专家”以战场思维破解技术难题,用攻坚精神突破“卡脖子”瓶颈。

  在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的车间内,耀眼的氩弧焊弧光闪烁着,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程平正手持焊枪,专心地完成焊接作业。

 

640 (4).jpg

 

  程平从事焊接工作28年,身上有很多小疤痕,都是焊渣留下的烫伤,也是他焊接技艺日渐精湛的证明。

  “让我比较自豪的是研发了‘司太立硬质合金真空水冷堆焊修复工艺’这项技术,成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程平说,有时碰到难啃的“硬骨头”,几天几夜寝食难安也是常事。

  利用这一技术,程平团队成功攻克了朱雀二号火箭发动机后摇摆软管的增压技术难题和深海重点项目T4合金的承压难题,为我国电力、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烈日高悬,在辽宁盘锦66千伏隆田线的铁塔上,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陈志恒头顶烈日,身穿屏蔽服,小心又熟练地对高压线路进行检修。

 

640 (5).jpg

 

  多年以来,铁塔、导线就是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陈志恒的“阵地”,他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先后研发出“带电伐树组合工具”、“地线修补器”、220千伏等电位“绝缘绳桥”和“近电报警器”等多项成果,大大提高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

  每当有危险或高难度作业,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他说:“干工作要敢打敢拼,更要有工匠精神,灯火通明的大街小巷就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最大鼓励。”

  “伍老师,今年蜂蜜的产量又提高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蜂农的一通电话打给了远在湖南省浏阳市的伍国强。

  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伍国强先后五次远赴贡嘎县开展农牧新技术推广援助服务,将养蜂技术带到西藏高原,为当地老百姓带去近百万元的年收益。

 

640 (6).jpg

 

  浏阳市牧蜂人种养专业合作社里散养的“藏湘鸡”则是伍国强利用西藏鸡和湘黄鸡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藏湘鸡”有着西藏鸡的抗病能力,并且口感独特,深受市场喜爱。“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为两地老百姓实打实地做点什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浙江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内,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刘明正在和同事们测试最新的海底电缆参数。

 

640.png

 

  从业20年,刘明从一线生产操作人员逐步成长为海底电缆技术服务“标杆”,他说:“没有秘诀,就是在工作上想得多一点,做得多一点。”

  公司在从传统电缆向海底电缆转型的重要时刻,在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战略时刻……都能看到刘明参与其中的身影。他还参与过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项目的建设,“我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能让世界更认可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是我的责任和光荣。”

  这些“兵专家”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路上勇毅前行。

 

  奉献为民,服务一线的暖心力量

 

  把“为人民服务”的军旅誓言转化为民生实践,退役军人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绽放光芒。

  在长三角的金色沃野上,“周恩来号”机车正划破晨曦一路驰骋。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冯剑坚稳立在驾驶台前,指导列车司机操控这台承载历史荣光的机车。

 

640 (1).png

 

  作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辆段“周恩来号”机车组司机长兼党支部书记,冯剑坚介绍:“当前我们主要承担全国唯一一趟‘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列车——‘南湖·1921’上海西站至绍兴站的牵引工作,每次驾驶这趟列车,我们都能感受到使命感。”

  冯剑坚的行车目标是“趟趟安全、列列准点、站站平稳”。做到这些的背后是反复地现场勘查、测量,精确计算出制动距离和加速距离,确保列车平稳正点运行。他说:“传承好‘周恩来号’的火车头精神,就是我们这代铁路人该做的。”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坚守初心,就是不平凡。

  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区分公司燃气抢险总队第三分队队长林小江手机里有一份广州燃气管线地图,图上的燃气管线沿着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分布着。

 

640 (7).jpg

 

  “手拿着检测设备,一路走一路检测,然后画在图纸上。”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林小江不仅是用双脚丈量出首份广州燃气管线地图的带头人,还是广州燃气集团最年轻的抢险队长。

  在燃气抢险的岗位上坚守了17年,林小江所带领的维修抢险队一直保持着主动发现率和抢修率100%的纪录。“部分地段只能在晚上开展燃气抢修,大家经常一忙到天亮,可能在别人眼中我们的工作辛苦繁忙,但我们做的就是很普通的事。”

  幸福生活靠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用实干托举。

  晌午时分,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镇梓秀新村连片的油菜花正随着和煦的暖风肆意摇曳,“兵支书”、全国劳动模范杨愉锐正在逐一调试农机,为即将到来的油菜丰收季做好准备。

 

640 (8).jpg

 

  护旗手、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创业青年……杨愉锐身上的标签很多,而“农机手”这个称号最让他感到自豪。

  杨愉锐成立农机合作社后,一直没有忘记乡亲,“村民可以用土地入股拿分红,还可以用机械入股。另外,我们购买的农机,请农机手、社员来操作,由我们支付工资,这样农户就有了股金、租金、薪金三种收入。”

  他说:“农村天地广阔,我要做好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北疆,春耕如诗,大地如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乡山垴黑麦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一幅春播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们现在播种的是有机黑小麦,林下还有野生猴头菇、榛子等一系列绿色无公害山野菜产品,这些都是来自大山深处的绿色食品。”退役军人、全国劳动模范杜伟军介绍。

 

640 (9).jpg

 

 

 

  作为合作社理事长,杜伟军还将自家草场免费向全村养殖户开放,安置了20多名困难群众在合作社就业。他说:“鄂温克族有个传统,当‘莫日根’(鄂温克语:好猎手)带领族人狩猎归来,最好的肉要分给没有劳动力的老弱人家,这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大家发自内心的举动。”

  他们奋斗的足迹,是对“劳动最光荣”的生动注解,更是对“为人民服务”初心的坚守。

 

  攻坚克难,风雨中的逆行英雄

 

  面对考验,退役军人始终冲锋在工作的最前线。

  正准备前往外地办案的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丁平龙揉了揉发红的眼睛,身旁正放着一摞摞材料。

 

640 (10).jpg

 

  作为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侦查中心的一名刑警,这样的千里追凶已经是家常便饭。为了侦破命案,他曾奔波4年、跨越6省、核查5000余人次,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押解回皖。

  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贯穿了丁平龙整个刑警生涯。10多年来,他累计侦办案件千余起,将700余名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他说:“每一起未破的案子,都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扎在群众的心里。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拔掉这些刺,还群众安宁的生活。”

  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总书记的嘱托,也是青年人的使命。

  “欢迎您回家。”在吉林省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验证台上,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郑明亚正紧张有序地验放着旅客,口罩遮挡的面容上透出温暖目光。

 

640 (11).jpg

 

  从事边检工作14年,从禽流感、甲流、登革热,到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这位抗疫战场上的“老兵”从未缺席。面对复杂多变的口岸环境,只有扎实苦干是守护国门安全的最大底气,为了守护全省唯一保障货物运输的陆路口岸,她曾经一守就是900多天。

  打开郑明亚的书柜,奖章和证书摆放得整整齐齐,她说:“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看着它们,我知道自己还在路上。”

  责任心是最好的护身符,敬业精神是最亮的指路明灯。

  在陕西省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训练场,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江永木正组织站内消防员进行日常体能训练,他不时询问队员成绩,并指导其注意动作要点。

 

640 (12).jpg

 

  他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紧急救援,他们时刻准备着。

  江永木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任务7000余次,救出遇险群众近400人,他身体上留下的一道道伤疤都讲述着一个特勤尖兵的血性与勇敢。

  他坚定地说:“每一次救援的紧迫都让我和同事来不及考虑个人安危,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无畏困难、勇往直前。”

  拆卸、换件、组装、用切割锯精准剥开一枚熟鸡蛋的蛋壳——只用了几分钟,河南省洛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装备技师李闯就完成了一次双轮异向切割锯维护及应用的项目训练。训练中,他手持30斤的切割锯,仅用几秒就稳稳剥开鸡蛋。

 

640 (13).jpg

 

  这些动作,退役军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李闯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他说:“多一项精通的技能,在灭火救援时群众就多一分生还的可能。”

  李闯不仅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更是消防队伍中的“装备医生”。他既要保障火场器材的正常运转,又要对故障设备进行精准维修,确保投入一线后可以正常使用。在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消防装备维护员竞赛项目中夺得的“金头盔”,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生命至上”誓言的最好践行。

  军人的荣耀不仅在战场,更在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每个岗位。他们的故事,汇成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画卷。那闪耀的军魂,既是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更是催人奋进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