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青励青为 心心向戎 | 曾经的“兵哥哥”成了“明星”理发师

  从军营到社区,“90后”退役军人刘陈完成了身份的转变。2012年11月,他入伍武警某部队,2014年参与团部单兵骨干集训队并获评“精武标兵”,同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退役后累计参加三次民兵训练,获评“实兵实弹演练标兵”。这位崇明小伙用一把理发剪,延续着军人的热血与担当,在一次次义剪中默默传递温情,深刻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担当。

 

640 (22).jpg

 

  在崇明区城桥镇的各个社区,时常能看到刘陈提着理发箱的身影——为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理发。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刘陈熟练地摆开工具:剪刀、电推剪、梳子、发胶、吹风机,一应俱全。老人们早早排起队,等待这位“明星”理发师。刘陈理发的手艺源自部队,当年他为战友们修剪发型,如今,他把这份技能化作传递温情的方式,三年来从未间断。

 

640 (4).png

 

  一次义剪中,刘陈的手无意碰到张爷爷额头的伤疤。他愣了一下,张爷爷却笑着打趣:“吓到了吧?这是当年救战友留下的。”旁边老人接话:“老张可是我们老班长!” “老班长”三字一出,刘陈立刻站直,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向老班长敬礼!”张爷爷这才发现,眼前挺拔的小伙子也曾是军人。理完发,刘陈为老班长设计了新发型,未刻意遮掩伤疤,却让它与新造型自然融合。老班长连连点头称赞。

  还有一次,理发后刘陈顺手为李奶奶按摩头皮。她望着镜中的刘陈,眼里泛起泪光:“以前我一说头疼,我家老头子就会帮我按按……他已经走了好久,今天不知怎么又想起他了。”刘陈心头一酸。从那以后,每次李奶奶来理发,他都会为她按摩、陪她聊天。他说:“我不只是剪发,更是陪伴。老人需要的是有人说话。”

 

640 (5).png

640 (6).png

 

  三年来,刘陈已为120多位老人免费理发,他用剪刀修剪岁月的痕迹,用真心抚平孤独的皱纹。老人们总笑着说:“小刘要来了,快排队咯!”这份期待,是刘陈坚持的最大动力。

 

640 (7).png

 

  从军营到社区,从岗位到居民身边,刘陈的身份在变,但初心始终未变。他说:“当兵时守的是国家,现在守的是家乡和身边的人。”一把理发刀、一双勤劳的手、一颗热心肠,让“退伍不褪色”成为这个“90后”大男孩身上最亮眼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