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励青为 心心向戎 | 百炼成钢,书写保家卫国的“她”力量
我是上海兵
“最美的样子,是齐耳短发;最好的年华,有戎装在身。” 这是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2023级艺术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梁靖的真实写照。女性、研究生、士兵——当三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梁靖怀揣满腔的报国情怀,踏上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涯。她多次参与保障陆军级大项演习任务,被评为“十佳新兵”“四有优秀士兵”,并记嘉奖一次。
飒!卸下红装换戎装
读研后,梁靖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很意外的选择——参军,这意味着她至少要比同届学生晚两年毕业,起初父母和导师都有顾虑。但是,对梁靖而言,参军报国是她儿时的梦想,必须努力争取不留遗憾。
剪去长发,告别亲友,梁靖终于在2022年3月穿上了心心念念的军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女兵。入营后,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训练、难以忍受的高温……这些都没能阻挡梁靖前进的步伐,她整理内务不仅速度快,而且标准高,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经常给自己“开小灶”进行加练。
在新兵营的训练档案上,梁靖的名字后面总是写着“优秀”,对待每一项考核都带着不服输的劲头。为了攻克薄弱项掷手榴弹,梁靖夜以继日地训练,一次次撤步引弹、挥臂扣腕,15米、20米、25米……短短十余米的距离,她整整苦练了三十天,被评为“十佳新兵”。她说:“失败的时候也会有深深的挫败感,也会偷偷抹眼泪,但想到入伍的初心,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很自豪!我做到了!”
闯!发挥专业特长,我能行!
“你是研究生肯定比别人做得更出色!”这是梁靖在军营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勉励,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担子。下连后,梁靖被分到执勤站话务员岗位,在执勤之余,她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主动担任连队的报道员。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每次20公里、50公里拉练,梁靖也都背着重重的相机。有一次下大雨,她和战友们走在坦克道上,两条腿沾满了泥,前面是连绵不绝的小山坡,一边保护着相机一边往前走,走一步滑两步:“几百米的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来,每次摔倒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站不起来了,汗水与泪水交织,就像是一次跟自己的较量,在泥泞中学会了坚韧,在挑战中铸就了勇气。”
在野外驻训的简易帐篷中采访榜样人物,也在海训场的浪花中捕捉战士们游泳的身姿……在政工网发表了多篇新闻稿后,梁靖被抽调到了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彰显着上理研究生的专业度:入伍期间,传播专业的她作为报道员,在东部战区、人民前线、枕戈观澜等军级新媒体平台发文累计几十篇,被评为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
燃!“2022.03-2024.03,感恩感谢”
梁靖的微信置顶只有一条:“2022.03-2024.03,感恩感谢。”配图是她军营生活的点滴,在部队取得的荣誉摆在最中间的位置。
“我采访过许多优秀的战士,也记录下很多保家卫国的动人故事,这些让我明白,只要心怀家国、勇于担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两年军旅生涯很短,短到不足以让我写完身边人的故事,两年也很长,足以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梁靖将这份“热辣滚烫”的军旅情带回了学校、带回了社会。她加入了尚理军旅团,在那里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担任消防志愿者,参加消防科普大赛,在学校企业里进行消防科普宣讲,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部队里为人民服务,回来了便要为社会服务。”
“青春有多种尝试,不妨选其一,坚持去做,也许会看到结果。”梁靖语气柔和地叮嘱学弟学妹们。无论是英姿飒爽还是温柔恬静,梁靖的心中总有一团“火”,在学业上、在志愿活动中,燃烧独属于她的“热辣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