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连环画《好八连》60余年,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我从1963年开始画连环画《好八连》,如今已经是四画《好八连》。60余年来,我没有停止过。画连环画《好八连》,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时值隆冬,寒风凛冽。在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26日10点,上大路55号“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内却暖意浓浓,94岁高龄的著名人物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院长汪观清率领参与创作《南京路上好八连3》的画家代表叶雄、桑麟康、忻秉勇等前往展览馆,向好八连官兵赠送100余册《南京路上好八连3》连环画。
“南京路上好八连”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诸多战役的战斗。上海解放后,八连进驻南京路,担负警卫巡逻执勤任务。八连官兵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腐蚀和诱惑,成为人民军队中拒腐蚀、永不沾、永葆革命本色的一面旗帜。
《用行动致敬上甘岭》 作者:朱新龙
2023年4月25日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年3月27日,92岁高龄的汪观清带领上海民盟书画院近20位艺术家前往“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进行创作采风。创作归来,画家们夜以继日埋头创作,创作了28则有关新时代好八连的故事,在4月2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六十周年纪念日当天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展出;同时,画家们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创作出版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3》。
《难忘的从鱼雷管出艇》,作者:叶雄
创作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3》,对汪观清来说是第四次创作。1963年,汪观清和贺友直、郑家声、陶长华、端木勇、任伯宏、任伯言6位画家(著名的“七老”),合作创作了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1》;1973年,为庆祝“好八连”命名10周年,汪观清和时任警备区文艺兵忻秉勇合作,创作了连环画《一封感谢信》;2013年,在“好八连”命名50周年之际,当年“七老”中仅剩下的“五老”贺友直、陶长华、郑家声、端木勇及其他艺术家参与,作为总策划,汪观清从搜集到的300多个故事中精选了25则,合作创作了《南京路上好八连2》;2023年3月27日,在“好八连”被国防部命名60周年、毛泽东主席写下光辉诗篇《八连颂》60周年之际,汪观清以“今天来这里,就像回娘家一样”的感慨,到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采风、写生。他和画家们共同创作了28则有关新时代好八连的故事,从“拒腐蚀、永不沾、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到铸就新时代风貌的“霹雳尖兵”。其中,汪观清创作了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3》的封面及故事《敬礼》。
《敬礼》,作者汪观清
在当天的赠书仪式上,作者之一汪观清饱蘸深情地说:“今天来这里,既是赠书,又是拜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培养了我们这些人民的画家,为人民服务。我从1963年开始画连环画《好八连》,如今已经是四画《好八连》了。60余年来,我没有停止过创作。画连环画《好八连》,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好八连’是最具代表性的军队,是上海最先进的典型,是上海的名片和骄傲!你们的光荣事迹,不仅教育和鼓舞了我们创作者,也教育了广大的老百姓!我们感到无上的光荣!”
《南京路上好八连3》出品方、品牌中国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彬表示:“汪老从33岁就开始创作《好八连》,今年已是94岁高龄。一个甲子时光,他对好八连的情结历久弥坚,我们深受汪老精神的鼓舞。汪老有一支非常有斗志的团队,他们在80岁、70岁和60岁之后,还争取五画《好八连》。今天汪老带领我们给好八连这支英雄的部队赠书,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和光荣!”
《第一个吃螃蟹的“蚂蚱”》作者:桑麟康
参与当天赠书的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侯培东、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慧,参与“三画”“二画”“一画”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艺术家代表叶雄、桑麟康、忻秉勇、杨宏富、朱新龙、郑庆谷、申杰等。
《枪法精湛的木工匠》 作者:忻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