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青励青为 心心向戎 | 从“想让居民装”到“居民想要装”,“兵支书”“梯”升幸福感有妙招

 

  近日

  《组织人事报》头版

  刊登了徐家汇街道

  西塘居民区党总支

  为推进规模化加梯精准出招

 

640 (37).jpg

640 (38).jpg

 

  具体正文内容如下

  ↓↓↓

 

  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西塘居民区所辖凯旋一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60岁以上老年居民占常住人口48%,是典型老龄化程度较高老旧小区。不久前,小区26号楼举行了加装电梯签约仪式。随着26号楼成功签约,凯旋一村实现了37台加梯签约全覆盖。

 

640 (3).png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既是惠及民生的实事,也是对社区工作者能力一大考验。居民各方意见众口难调、小区硬件条件阻碍、施工监管问题……面对种种难题,西塘居民区党总支如何高效推进规模化加梯?

 

 一梯一方案,让加梯不再是“梦”

 

  “这里原有3处车棚推掉后才满足加梯空间”“这栋楼旁边是围墙,拆除建了门,加装电梯后才能留出消防通道”“这栋楼门口建电梯前先把化粪池移走了”……说起小区各个楼栋加装电梯情况,西塘居民区“兵支书”周玮坚如数家珍。

 

640 (39).jpg

 

  周玮坚是一名青年退役军人,从军人到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再到成长为优秀社区党总支书记,10余年间,周玮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牢牢扎根在社区这片基层土地上,一路走进居民心里。去年3月,周玮坚来到西塘居民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刚来时,凯旋一村小区有3台电梯加装完成,4台在建。为了让加梯惠及小区更多居民,周玮坚与党总支成员一起,每天深入小区楼栋了解情况,在结合“三旧”变“三新”改造工程基础上,形成了“一梯一方案”。

 

640 (40).jpg

 

  “走访下来我们发现,有些楼栋里居民是愿意装电梯的,但是楼栋周围环境不允许。”周玮坚说,“比如,有一位住在6楼的姚阿姨,因为年岁渐长,爬楼梯倍感吃力,因此对于加装电梯的意愿非常强烈。”然而,由于非机动车库的存在,她所住楼栋不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看着小区里其他楼栋都装上了电梯,姚阿姨只能望“梯”兴叹。“三旧”变“三新”工程调整了非机动车库,让姚阿姨所在楼栋具备了加装条件,楼栋也很快就完成了签约,姚阿姨“加梯梦”终于实现了。

  28号楼前的违建建筑,也是加梯过程中一个很大障碍。它是一处存在了27年、原本用于解决支内回沪人员生活困难违建房。得知情况后,居民区党总支立刻联系了房主,用“拆违不拆心”的真诚与房主进行沟通。在了解到违建房存在严重的用电隐患,以及曾经的老邻居们想要加装电梯的迫切愿望后,房主最终同意拆除该违建房。

 

640 (41).jpg

 

 “3+3”工作法,3个月成功签约了20台

 

  本着为民服务的初心,西塘居民区形成了自己的“3+3”工作法:“三个一”和“三个送”,通过“一本底册、一张地图、一片热心”,为社区居民百姓“送服务、送政策、送优惠”。在加装电梯工作中,居民区党总支充分用好“三字诀”,3个月里成功签约了20台,10个月内就完成了小区加梯全覆盖。

  加装电梯中,费用分摊是大多数居民首先考虑因素。一些经济条件拮据的家庭,常常面临着“有心无力”的困境。

  小区有一户居民因为患病,家里开支较大,想加装电梯却没有充足资金。“为了解决这类情况,我们帮他们联系了徐家汇街道社区基金会‘汇爱加梯’项目,满足条件的申请人可获得加梯补贴,获益人群覆盖了低保、低收入、支内家庭,患重大病、残疾人家庭,独居老人等众多困难群体,也推动了整个楼组电梯签约率提升。”西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助理何明介绍道。

  目前,小区共有14户家庭通过徐家汇社区基金会“汇爱加梯”项目资助申请,其中10户家庭已经获得加梯资助款,另有4户家庭待加梯工程动工后即能获得加梯资助款。

 

640 (42).jpg

 

  停车难问题也会影响小区加梯进展。“老旧小区停车本来就难,加装电梯占用地面空间,停车位更少怎么办?”面对征询过程中居民提出的又一难题,居民区党总支与附近的汇京国际广场通过党建联建建立合作,利用错峰停车的办法,为小区居民争取到了合适停车空间,解决了居民后顾之忧。

 

640 (43).jpg

  示范效应小区,居民争当“加梯宣传员”

 

  加装电梯不仅是惠民工程,也是社区共治工程,仅仅依靠一方力量远远不够。为此,西塘居民区党总支搭建了“客塘汇”共治议事会平台,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同时,通过议事会充分调动各楼组长积极性,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做好出资方案、电梯维护等问题的协商沟通。居民有相关疑问,也可通过“客塘汇”共治议事会及时得到回复。

  “在加梯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质疑声音。”周玮坚说,“有一栋楼的楼组长一开始不相信我们可以做好,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路面这么窄怎么加梯、地铁50米保护红线怎么协调、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等,但当她看到我们真的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主动加入到了加梯宣传队伍中,有时看到其他居民反对,她还会马上站出来替我们解释。”

 

640 (44).jpg

 

  自从得知自家楼栋因为改造具备了加梯条件,姚阿姨主动请缨做起了“加梯宣传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通过与楼上楼下居民沟通、确认,她们楼栋征询率就超过了85%。“我们楼里有不少老人,还有80多岁老人住在6楼,一番征询下来大家还是支持的。即使是住在底楼居民,也充分理解大家情况,积极支持楼栋加梯工作。”姚阿姨说。

  随着前期部分楼栋电梯加装,以及“三旧”变“三新”改造工程带来小区品质整体提升,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加入加梯宣传队伍,成为加梯工程最有说服力的“政策宣传员”,推动了居民意识转变,“想让居民装”变成了“居民想要装”,进而实现了加梯工程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