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 | 服务入“圈”!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加上拥军“底色”
“在家门口有很多便捷服务,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倍感自豪。”家住曹杨一村的退役军人任小兵说道。当前,普陀区已在10个街镇党群服务中心(片区)嵌入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创新性构建“区中心-街镇站-片区点-居村站-其他类型站”“4+N”运作模式,积极打造“一街镇一品牌”,将崇军拥军功能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夯实各街镇退役军人“精神家园”,为推进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普陀经验、贡献普陀智慧、打造普陀模式。
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服务
通过将街道片区与退役军人服务站相融,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便捷生活服务,是普陀区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重要举措。在曹杨新村街道,以1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点、20个居委退役军人服务站,构建起“1-3-20”点位布局,形成“15-10-5”分钟退役军人服务站(点)服务圈层。“社区退役军人步行15分钟能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步行10分钟可到片区周边退役军人服务点,步行5分钟可到分布在居委退役军人服务站,基本实现步行可达、触手可及服务便捷。”曹杨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还不断优化服务队伍,配备随时在线“服务员”;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对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落实居委“周探望”、服务站“月走访”、街道“季联络”工作机制;同步设置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为有需要退役军人提供服务支持。
社区(少年)军校
曹杨新村街道还创新推出社区(少年)军校双拥品牌项目,组建以退役军人为主要力量社区(少年)军校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近100次,覆盖服务对象超2万人次,打造覆盖全域、全员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大课堂”,先后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全国少工部等10余家网站、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社会反响热烈。2023年,社区(少年)军校志愿服务队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项目”。
老兵平安巡逻队
从健康照顾、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长征镇一直持续优化片区服务站服务内容,最大限度满足退役军人多样化需求,聚焦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优化退役老兵社区宜居环境。作为最早推行“片区服务站”模式街镇,长征镇从保障片区免费为退役军人提供理发、健身、打乒乓等服务及场地,逐步拓展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长征镇片区食堂就餐享受优惠,定期开展养老、法律、医疗咨询服务等。
长征镇还依托片区,丰富退役军人“精神家园”。在新城片区,通过场地改造,硬件升级,在提升服务功能同时营造更加浓厚爱国拥军氛围。片区还结合春节、建党、八一、国庆等重要节日为退役军人开展内容丰富主题活动,联合长征镇区域化党建医养健康服务共同体,定期开展退役军人专场义诊或讲座,着重打造退役军人“归队”“回家”氛围。
老兵讲述红色故事
为了让退役军人更好融入社区,参与社区治理,长征镇还积极挖掘老兵资源。银开居委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小区综合改造为契机,打造银开社区双拥角,同时成立社区“兵帮兵联勤保障队”。其中,老兵平安巡逻队守护社区安全,老兵服务老兵队为退役军人送去温暖,老兵红色故事队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普陀区将进一步健全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功能、促进作用发挥、提升服务能力,倾心打造退役军人“精神家园”,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推动普陀退役军人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