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第一批兵教师要来了,超阳刚那种!
“稍息……立正”
阳刚气十足的口令声
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操场上响起,
在这座师范院校里,
只要这批学生集体出现,
总能引起不少学生的驻足。
校园里,
有一幢专属于他们的宿舍楼,
寓意“铸军魂、育师魂”的铸魂楼,
是全校内务最整齐的“样板房”;
他们在2~3年时间里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习;
脱下军装即将站上讲台,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首届本科毕业生卢明阳
他们来自上海退役军人学院,
今年,
这个成立2年的学院将迎来首届毕业生,
他们将走进中小学,
成为一名一线教师,
把这股阳刚之气和军人的精神带进中小学校园。
培养素质过硬的兵教师
2022年,
退役军人事务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
《意见》强调,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有助于改善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和性别比例,更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发挥退役军人的优势,在教师岗位上贡献力量。
同年,在教育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指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并迎来了第一批“脱下军装”的学生。
学院本科学生在进行日常队列训练
从军营到校园
学院现开设3个本科专科和7个研究生专业。
2年时间,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能具备一名教师的专业水平吗?学院在培养计划中也对各专业制定了学习和实践要求。
首届学生在两年时间里日夜兼程,修读了师范类技能课程、学科类专业课程、国防教育类课程、安全教育类课程等,将以一专多能的未来教师形象进入中小学教师行列。
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实践占了学分的“大头”,这也是学生的“必修课”,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教师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科+国防教育
军魂一直都在
国防教育一直都是上海退役军人学院的关键词,在专业课基础上,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也融入了培养目标中。政治学习、理论宣讲、军事素养训练也是他们的必修课,在每年学校的新生军训和中小学队列训练中,他们还将担任教官或导师。
图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学生们自身的服役经历配合学院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素养课程,使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政治素养、军事素养、为人师表的素养,并将它们带入更多的中小学校园。
图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上海师范大学联动了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来支持学院的专业建设。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三位导师”,设置“一生三导”制度,分别为国防教育导师、中小学带教导师和学业导师,来培养“一专多能”、有底气、有骨气、有志气的新时代退役军人教师。
大学生艺术展演朗诵《战士之歌》(图:上海退役军人学院)
纪念抗美援朝志愿军出国作战73周年(图:上海退役军人学院)
即便已经告别了军旅生涯,他们也时常有机会“穿上军装”,履行使命。这些“准兵教师”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中小学的校园里。
学生参与龙华烈士陵园中小学爱国主义主题宣讲(图:上海退役军人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校长张葳说:“我校与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以班级导师的身份来到孩子们中间,开展与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主题班会和讲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此外,上海师大附属青浦实验学校还邀请“兵教师”们定期来担任升旗仪式的仪仗队。张葳回忆道,当他们身着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国旗来到旗杆下时,场面非常震撼。
(照片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提供)
小升旗手们在之后的升旗仪式上也模仿起了他们的步伐和姿态。所以,学校也定期邀请“兵教师们”来为孩子们做队列训练。
张葳表示,今后,学校将为这批“兵教师”提供长期的实习平台。此外,作为校长,她也非常愿意招聘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学生来担任教师。她说:“一名好老师重要的是态度端正、有爱心、有素养,我认为这群学生符合这些条件,他们更能助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023级的一对双胞胎兄弟胡朝金和胡朝银在学院中格外“显眼”,兄弟俩分别来自小学教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他们曾担任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志愿者。今后,他们准备做一名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继续践行初心和使命,并将自己的服役故事和志愿者经历与学生们分享。
放下钢枪,拿起粉笔
即将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卢明阳曾是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
在医院实习后,他发现当护士并不适合自己。读大三时,他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通过考核,拿到了全校唯一一个前往驻港部队服役的名额。
结束服役后,他考入了上海退役军人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
“进入学院后,我们只有2年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时间紧任务重,我觉得跟当兵时候是不一样的累!但通过近2年的专业学习,我已经考出了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卢明阳说,他目前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实习。
卢湾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徐继红表示,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招聘会上,学校就对前来应聘的卢明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继红说:“因为曾经的军人身份,他的身姿、站姿和坐姿都很挺拔,非常有精气神,很符合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外貌要求。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孩子们对兵教师的接受度也很高。”
他表示,自己很喜欢和孩子们相处,今后将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小学里开设一个跆拳道社团。
学院里,像卢明阳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的大学生涯经历了服役和学历的提升,2次转型后,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目标更加清晰。
上海师大影视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赵飞结束服役后考取了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他说:“除了专业课学习,学校在职业生涯指导方面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我未来可能会从事幼儿课程研究方面的工作。”
(照片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提供)
“我本科是英语专业的,当兵回来后考研,录取了学院的小学教育(数学方向)专业,目前在徐汇区向阳小学见习,毕业后,我想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读研究生王鉴之说。
研究生牛青是学院里为数不多的女生,她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在大三升大四时,毅然决定远赴甘肃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研究生阶段,她选择了与之前专业相关的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她说:“我现在大部分专业课都是跟着文学院的学生一起上的,我觉得研究生课程的实践性比本科更强,更注重教我如何去做一名老师。下半年,我就要开始进学校实习了。”
部分毕业生已与学校达成录用意向
首届毕业生即将走出上海退役军人学院之际,除了专场招聘会,学院还设立了生涯教育月,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和就业指导,并为应届毕业生联系定点实习实践基地。其中,不少学生凭借在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已经与中小学校达成了录用意向。
学校举办师范生技能比武(图:上海退役军人学院)
今后,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将开设职业训练营来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并通过对就业形势和现状的调查研究,来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方面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已经获得了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双拥模范基地、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
未来,上海退役军人学院还基于国家和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卓越师范生培养的标准和要求,以师范教育专业为重点,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完善、拓展,建设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平台,从而优化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卓越师范生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