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 从飒爽女兵到反诈女警,她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2020年初,28岁的夏晓芸告别10年军旅岁月回到金山,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军人与警察血脉相通,从女兵到女警,她用青春定义滚烫人生。
由军旅之路到警营人生
2010年,入伍第一天晚上,18岁的夏晓芸双手枕在脑后,躺在部队操场上和几个战友一起畅想向往生活:“我最大愿望是当一名刑警,我要去抓贼。” 那天晚上,皎白月光照亮她稚嫩面庞。
2020年,金山公安分局金山卫派出所来了一个年轻女孩。一头微卷短发,一双机灵眼睛,她正是夏晓芸。那年,她28岁。
夏晓芸(右)正在训练
从女兵到女警,初到派出所的夏晓芸有点难适应。“想做刑警破案,现在却当上一名社区民警。”夏晓芸坦言,实际工作中没有想象中破案、抓人,而是解决家长里短小事,“朋友之间借钱不还,或者邻居争吵、打架,这就是日常接到的报警。”虽然与想象中不同,可夏晓芸工作“不打折”,一有空就到社区走走转转。
“一开始大伙都不熟悉我,碰到事情总会让我叫前任社区民警来处理。”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 夏晓芸用尽自己时间扎根社区,“我负责钱圩社区,415家商铺,2所学校,常住人口3000余人,外来人口1800余人。”3年时光虽短,但说起社区工作,夏晓芸已如数家珍,对工作早已得心应手。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时奔赴中,她慢慢走进群众心里。“夏警官”“小夏”“晓芸警官” “晓芸妹妹”……不知不觉间,她多了许多亲切称呼。
化解矛盾纠纷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奔波、忙碌是夏晓芸代名词。辖区一学生多次逃学,与父母发生矛盾,与老师发生争执。在了解学生情况及事情原委后,夏晓芸一次次上门沟通,联合社区、学校及时开展调解工作。“社区工作很多都需要反复解释、反复沟通,几个月解决一个问题情况很普遍。”夏晓芸说。
社区民警夏晓芸(左)认真工作
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2023年11月,王先生受委托到居民朱先生家中安装水电,进入房屋时不慎被掉落下来的木料砸中头部,所幸没有危及生命。包工头钱先生对王先生所提出的赔偿金额全由其一人承担无法接受,双方争执不下。夏晓芸在一次走访中得知此事,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调解,联系涉及此事的三方面对面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和现有证据,业主、承包人均需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听到律师一席话,三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起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很多矛盾纠纷起因看似只是鸡毛蒜皮小事,然而一旦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矛盾激化。针对矛盾纠纷,夏晓芸依托完备社区信息档案、充沛群防群治力量进行梳理分析。在她担任社区民警期间,不少辖区里复杂矛盾纠纷都得到妥善处理。面对辖区内千千万万身份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群众,夏晓芸沟通时总是直白又真诚。钱圩社区群众都说:“别看晓芸年纪不大,办事能让人放心。”
争分夺秒的反诈“小萌新”
“简单函数公式用处真大”“头脑风暴中感觉到充实和疲惫”……翻看夏晓芸朋友圈,总是与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夏晓芸自己知道,朋友圈里这份看似轻松“流水账”,倾注她多少心血。
去年,夏晓芸被调至金山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工作,离她梦想的刑警工作又近一步。反诈需要争分夺秒,在时间竞速中守护百姓钱袋。起初,面对一些不断翻新诈骗手段和专业名词,她一头雾水,一切又需要从零起步。“有时候打着劝阻电话也有一种和骗子面对面搏斗心情,最后看到群众钱保住了,真能开心地跳起来。”在一次次实战中,夏晓芸从不熟悉、无头绪,到如今练就一套为群众“追钱”本领,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及时按下“止付键”。
开展反诈工作
2023年12月,夏晓芸接到资金端预警,辖区居民杨先生夫妇轻信网络投资理财,被骗转账金额40余万元,甚至想抵押房产追加投资。得知情况后,夏晓芸迅速启动协作机制,快速精准获取涉案有效信息,仅用不到10分钟时间,便帮助受害人成功止付金额100余万元。事后,杨先生紧紧握住夏晓芸的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夏晓芸身上透着一股朝气,不时露出腼腆笑容,与她从警坚定形成强烈“反差感”。她说,自己已经深深爱上这个职业,这身藏蓝警服承载着她的理想、锻造着她的本领、彰显着她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