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一枚纪念章“章”显英雄事!
2023年9月中下旬,家住浦东新区的陈志明老先生来宝山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观,把一枚抗战纪念章无偿捐献给纪念馆。在跟陈老沟通过程中发现,原来这枚纪念章的主人另有其人,是陈先亲家孙汉源老先生的生前遗物。那是一个被风与火劫掠的时代,越是国破家亡的时刻,希望越在此时出现,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折。一枚小小的徽章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事。
名称:1945年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抗战八年纪念章
数量:1枚
尺寸:直径3.95厘米,厚0.15厘米
简介
1944年6月,冀鲁豫军区与冀南军区合并,仍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为宋任穷;政治委员黄敬、苏振华。冀鲁豫军区的第八军分区,为原冀鲁豫第二、第三军分区合编而成。司令员曾思玉(1955年授中将军衔),政治委员段君毅(解放后任铁道部长)、万里(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45年7月7日,为加强鲁西和冀鲁豫边区的军事指挥,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仍由第二纵队兼军区机关、军区司令员崔田民、政治委员苏振华(兼),辖第一至第八军分区。1945年8月20日,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原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这枚“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抗战八年纪念章”应是在这时颁制。
孙汉源的大女儿孙美玲,今年也70多岁了,对于她父亲的生平,她娓娓道来:“这些勋章、纪念章我爸爸有很多,在家时,他都不允许我们动的。他说这些勋章、纪念章都非常珍贵,是他用生命换来的。”
孙汉源,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志愿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1938年,年仅12岁的孙汉源跟着父亲参加家乡的抗日青年营。1943年,不满18岁的孙汉源结婚不到10天,就积极报名参加八路军,走上抗日救国的战场。
1947年5月,孙汉源在华东野战军,先是参加了孟良崮战役。1947年7月,又奉命参加南麻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孙汉源和战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和阅兵式,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
1950年10月,孙汉源赴朝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被组织派到空军工作,先后任空军第二师作战参谋、飞行大队参谋长、空军第四团代参谋长、空军第二师作战副参谋长等职务。
1953年,胜利回国后受到重奖,还作为英模应邀参加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并招待了他们。
1960年8月,调入上海体育运动委员会系统工作,先后担任上海市航空运动俱乐部副主任、支部副书记,上海市划船运动俱乐部、空海模无线电运动俱乐部筹建工作负责人职务。1978年5月起在上海市体委军休处工作。1985年12月离休。
2006年5月12日,孙汉源病逝于上海,享年81岁。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故事并不是完善的,而是挖掘的,我们想挖掘的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我们在征集每一件文物时,希望尽量多挖掘和还原它在那个年代所代表,或者说所赋予的意义,让更多的市民能够看到,让更多的青年一代能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