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 | 一位“热心肠”的老兵司机,开出一辆“红色专车”
11月的一天下午,一辆公交大巴从始发站出车,但这辆公交车既没有到站上下客,也没有按原本的路线行驶,而是径直驶向了奉贤县委旧址,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辆大巴并非营运中的公交线路,而是一辆备用车,司机也并非在工作,他利用休息时间开车带自己村里的老党员出去参观学习。
这位司机名叫顾达泉,奉贤区金海街道丁家村人,今年58岁,是一位3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顾达泉1983年应征入伍,1989年光荣退役。在部队时,他就是一名驾驶员。退役回到地方后,他几经周转,2000年应聘在奉贤客运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奉贤4路公交车司机。他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军人作风,积极勤奋、认真负责,服务热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驾驶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水平,被乘客们称为“靠谱”司机。
参观学习活动当天的公交车是顾达泉向公司申请来的,为的就是送本村的24名老党员去参观中共县委旧址红色教育基地。
村里一次走访调研中,村书记向顾达泉提出一个想法:“目前村里党员大多年龄较大,出行不太方便,你是公交车司机,又是一名退役军人,大伙儿对你都很信任,能不能开大巴带我们出去看看?”顾达泉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便立马向单位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单位这么支持,这件事就这么成了。”顾达泉说。得到单位领导回复的他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村书记,村书记又赶紧通知了全村党员,当天报名的党员就超过50个,但为了安全着想, 最终决定按照公交车的座位数确定人数。
11月3日,顾达泉准时准点出现在约定的地方,接上了村里的党员们。有位老党员行动不便,只能乘坐轮椅,但他常常挂念着要去看看奉贤的新变化,感受新城的新发展,这次的活动,顾达泉开着大巴车去他家门口的公交站接他,总算是满足了这位老党员的“心愿”。
这次村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顾达泉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利用自身特长,发挥“党员+退役军人”双重身份的最大能量,用实际行动开展了一堂“行走的党课”。活动后,党员们都对顾达泉的行动竖起了大拇指,为他的“热心肠”点赞。
“这次主题教育的开展,我知道很多党员和我一样,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虽然我做的事很小,但我心里很满足。”顾达泉说,“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希望能争取退休前再搞几次这样的活动,为村里做点实事,尽到我们作为党员的责任。”奉贤客运在得知顾师傅的心意后,表示非常支持,也愿意保留这条“特殊的专线”,让他带着更多人出去参观学习。
工作中的顾师傅
其实,这不是顾达泉第一次做好人好事,作为丁家村“老伙伴”计划的一员,他平时就热心于公益活动。他平时有事没事都会上门探望高龄老人,给老人送送东西、帮他们收拾家务,陪着他们聊聊天,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结对帮扶服务,村里老人都夸他是丁家村的“人民子弟兵”。
身份虽转换,本色未改变。作为退役军人的顾师傅,是城市生活的“摆渡人”,乡情民意的“快递员”,挺膺担当的“老党员”,也是甘于献身的“排头兵”,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如同一杆挺立的旗帜,时时彰显着军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