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与上海74年情牵之梦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
历史不会忘记,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余年间,中国竟遭外敌从海上入侵470多次。海上国门洞开,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一个泱泱大国如同俎上之肉任人宰割,一个数千年文明古国一次次蒙受屈辱。
历史永远铭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画上了句号。74年波澜壮阔,74年风雨征程。从黄水海军到深蓝大洋,人民海军与上海一路相伴。和这座“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之城,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民情似东海深。
四月的上海,人们共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南京东路、徐家汇、淮海中路、陆家嘴、五角场等主要商圈,数十条商业街,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等处的大屏幕,都在黄金时段巡回播放海军成立74周年宣传片。
军人当为家国天下之坚盾,保卫国家、保卫人民、保卫和平是我们崇高的使命。新时代,高擎听党指挥的光辉火炬,沐浴最高统帅的关怀厚爱,人民海军始终牢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扬帆起航,勇立潮头,从长江奔赴海洋,从胜利走向新的辉煌!
坚持学党史铸忠诚
伴随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铿锵步伐,上海作为海军对外开放窗口,见证了人民海军的无数次第一:第一次接待外国海军舰艇访华;第一次军舰出访;第一艘国产舰艇建造……
驻守在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驻沪海军官兵自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红色火焰在内心升腾,海军独有的浪花白留下一道道亮丽风景,同“魔都”璀璨之光交相辉映。
驻沪海军某基地组织官兵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宣誓
2021年4月,驻沪海军与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联合举办的“百年辉煌映初心、红色巡展进军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序幕。
作为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协作试点单位,他们从情况共商、好课共享、资源共用和力量共建4个方面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内容,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新上海、新协作”的历史新篇章。
一位位革命先烈感天动地,一次次救亡图存前赴后继,一场场血色洗礼可歌可泣……依托军地教育区域协作机制,驻沪海军某基地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与静安区党政机关联组共学文艺党课《辅德里》。“这部娓娓道来的历史话剧,不仅再现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诞生,也诠释着那一代党员无畏斗争的初心本色。”官兵代表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学习,领悟党的创建者的初心使命和信仰信念,更加增强了对党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基地还与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航天八院等共建签约,开展军地联教联学,集智打造音乐、情景等多主题特色党课,不断拓展党史学习平台阵地;与上海文广集团、深化虚拟现实科技合作,引入光影追踪、虚拟成像和UI交互,建成融媒体中心和数字史馆,着力打造学党史、悟思想全媒体矩阵;吸纳海派文化表现形式,同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光影的力量”沪海影视赏析,拍摄制作《请叫我同志》系列情景剧、《沪海故事》纪录片、《我们都是追梦人》MV,合力创作了一批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党史学习教育作品。
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真理之光照耀前路,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下一步,该基地将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进一步把广大官兵精神状态激发出来,把奋进力量凝聚起来,把焕发出来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始终守护城市安宁
人民城市的安宁,离不开人民军队的守护。
海上扫雷作业
上世纪5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经济、贸易、航运的中心,长江两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国民党败退时,在长江口南航道一带布下40余枚水雷,进行海上封锁。一时间,上海港“命悬一线”。面对这种情况,由第三野战军教导师参谋长孙公飞任大队长兼政委,人民海军第一支扫雷舰大队在上海成立。上任后,孙公飞立即到华东军区海校挑选人才,并请苏联专家教授扫雷知识。
投放猎雷机器人
1950年9月24日下午1时许,在张爱萍司令员的指挥下,周村舰将一个黑乎乎的铁家伙扫出江面,这是新中国成功扫除的第一枚水雷。而后,他们采取歇人不歇船的方式,不到1个月,就将布设在吴淞口至长江口90公里茫茫水下的水雷全部扫除,顺利打通长江航道。
当年惊心动魄雷海破障的场景,已尘封在历史的长卷中,这支部队至今仍在东海水域守护海疆安宁。一代代海军官兵用青春在这座城市绽放,留下岁月中最美印记。
“你们好!在此我代表我老公和全家向人民海军官兵表示衷心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这个家庭没有破碎,让我们全家感到无比欣慰……”2021年8月22日,一封感谢信和一面印有“军民鱼水情深、救命之恩难忘”的锦旗送到东部战区海军某监测站。一个多月前,营门卫兵执勤时发现高师傅在搬运涂料过程中瘫倒在地,身体不停颤抖,迅速报告应急分队。分队长孙国标立即赶到现场。
面对眼前的一幕,孙国标沉着冷静展开救援,他找来衣物垫起高师傅头部和背脊,转身拿来一把雨伞为其遮阳,一时间没能找来扇子,就用A4纸大小的文件夹代替不停扇风。120急救中心车辆赶到后,孙国标协助医护人员将高师傅抬上救护车,并一路护送至驻地医院。
送医救援路上,孙国标拨打110联系公安民警,取得高师傅家属联系方式,通知其前往吴淞医院急诊。其间,孙国标拉着高师傅的手,在他耳边不停呼唤:“再坚持一会,马上就到了,千万不要睡。”直到急救车到达医院,进入急诊室前,孙国标一直守护在高师傅身旁,等到家属到场后,交代完相关事项他才动身返营。
好人好事在申城温暖着人们,为拯救人民生命财产,人民海军全力以赴伸出援助之手。
编队航行
“感谢海军官兵,向你们致敬!”2021年8月15日上午,顺航1688商船船长通过无线电向东部战区海军某勤务船大队东拖858船发来感谢电。
8月14日18时,执行完任务的东拖858船靠泊在黄浦江某军港码头。突然,正在执勤的袁政凯发现一艘商船左右摇摆,向军港码头方向航行。与此同时,甚高频电台传来急促的“顺航1688主机停车,失去动力,请求支援”的求救声。“有一艘地方船只失控,向码头方向冲来了!”袁政凯判断该船失控,一边大声疾呼告警,一边搬起碰垫准备进行防碰撞情况处置。
“紧急备战备航!”听到袁政凯的报告,东拖858船船长葛鹏飞立即上报情况,果断下达出航命令,拉响战斗警报。应海事部门请求,经上级同意,东拖858船紧急前出,迅速启动应急拖带部署,一场救援失控船只的行动随即展开。
“顺航1688、顺航1688,我将拖带你至某锚地……”航行途中,东拖858船及时与失控商船建立联络,并向航道内其他船舶发布提醒信息,防止发生碰撞,该船副船长李晋栋谨慎操纵船舶,快速向商船左舷接近。
“拖带部署,我船准备右舷靠顺航1688进行旁拖……”不多时,葛鹏飞抓住有利时机,下达靠泊命令,撇缆、固定、拖带,帆缆兵使用缆绳套住商船缆桩,其余官兵迅即按部署职责就位,快速实施救援。
19时许,在全船官兵和商船船员1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将失控船只拖带至指定锚地,险情顺利解除。
浦江潮涌,霓虹闪烁。风云际会中,一代又一代霓虹灯下好水兵们,始终与上海同呼吸、共命运,一茬茬官兵用忠诚托举使命、用奉献守望初心,踏着都市发展的脉搏律动,奏出一曲曲新时代守护者的奋进之歌。
莘莘学子融入深蓝
2022年11月22日,驻沪海军某基地联合复旦大学,开展一场“新时代新青年、新梦想新作为”教育协作活动。青年官兵代表与复旦师生相聚黄浦江畔,以宣讲辅导、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春是绚丽绽放的,青春是努力拼搏的,青春是携手共进的,从校园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到走进百年军港一同共话青春梦想,思想在相互碰撞中得到升华。
舰艇水兵与复旦学子畅谈青春梦想,共担强国使命,围绕“把青春理想转化为强国强军梦”“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等话题,讲经历、谈感受、话发展,畅谈学习二十大精神感悟,分享新时代成长成才故事,互勉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发射导弹
“高三时,我选择考军校,把青春奉献给海防事业,立志逐梦深蓝、建功海洋。”某保障大队政治工作处主任江山曾5次随舰远航,到过三大洋六大洲35个国家,亲眼见证了人民海军挺进深蓝、向海图强的壮美航迹。他感慨地说,每当点名答“到”,内心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也发自内心为自己加油鼓劲。
听了江山的军旅故事,复旦大学“星火队”队员、法学院一年级硕士生刘怡珺心情激动。她讲述了爷爷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抗战、三代亲人投身军旅的故事,引起大家强烈共鸣。“爷爷今年90多岁了,每当他讲起自己在炮火硝烟中的经历,我心中的自豪感和崇敬感便油然而生。他的青春经历将一直激励我奋勇前行!”刘怡珺说。
副炮射击
青春是一场逐梦之旅,以奋斗为帆,方能远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某护卫舰支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阳鹏谈起12年前挺进火海救人的经历,鼓励大家用实际行动书写壮美青春,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国防教育从小做起,少年强则中国强。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浦东南路小学内,浦南海鹰少年军校坐落于此。这是一所全国先进少年军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
1997年5月,依托浦东新区双拥平台,在各级党政军机关、共青团、教育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支持下,由三方共建。在海鹰少年军校的“创立阶段”,部队阶段性组织官兵来校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重点培养学员从小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激发学员保家卫国热情,学校也通过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锤炼学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教育成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和肯定,被新区管委会命名为“浦东新区青少年教育基地”。
26年来,浦南海鹰少年军校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阵地。今年海军节前夕,东部战区海军某油料技术保障大队官兵再次走进校园,为“小海鹰”们带来一堂特殊的海洋海军知识辅导课,从岛屿地理名称,到舰艇舷号区分,再到航母舰载机起降,在讲解中不时有同学举手示意,“叔叔,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护航编队的故事,还有和平方舟的事迹呀?”,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二级上士鲁伟露接过话茬,将人民海军从黄水挺进深蓝大洋的74年海军发展史娓娓道来,“我感觉这种活动很有必要,小朋友从小就能接触前沿科技,比我小时候了解得更加广泛,学习的知识也很深入,激励着我们把这项工作传下去落到实处。”
军民鱼水一家亲,双拥共建暖意浓。在上海,支撑人民海军发展壮大已成为全民行动,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思想更是融进了城市血脉。
驻沪海军官兵未曾忘记,上海积极协调官兵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服务保障等工作,还将随军家属就业纳入常态化网上招聘范围,4年来,安置60余名家属到相应岗位就业;协调百余名军人子女入学就读,暑期来临时,为军人子女开办爱心暑托班,解除军人后顾之忧,安心投入工作;近年来,上海为官兵开展心理、法律、文化、医疗等服务,协调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专家走进海军部队营区,开展“心连心、走基层”心理服务进军营活动,专家团队走遍海军10个基层部队,提供团体心理咨询讲座10批1200余人次,为驻沪海军部队提供个体咨询20场,团队心理辅导授课20场,为50名心理辅导骨干提供培训72学时,为海军官兵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约5000余人次。开展法律拥军,录制军人法律课堂之《兵役法》视频课程,向驻沪海军部队赠送光盘3200份,制作赠送《士兵权益保护手册81问》17000份,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视频课程,赠送光盘180余盘。开展文化拥军,邀请专业老师为驻沪海军部队军乐队、舞龙舞狮队、摄影摄像队兴趣组进行授课辅导,培养文艺骨干。2021年开展“军营文苑”文艺骨干培训,为军乐队600余名官兵骨干传经送宝、摄影摄像骨干7批200余名官兵走进光影之路,上海人民的温暖在海军官兵间传唱,人民海军与上海的故事在申城再续崭新篇章。
扬帆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矢志报国安邦,不负殷切期望;勇闯远海大洋,共享时代荣光。人民海军将与上海继续携手共画同心圆,向着新时代强国复兴、强军兴军的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