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这个老兵俱乐部成立26年了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近日,在杨浦区延吉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内,一场老兵暨伤残军人俱乐部成立26周年庆祝活动拉开序幕。老兵们齐聚一堂,回忆往昔,展望未来。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下午两点,延吉新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里传来军歌《打靶归来》高昂的曲调,二十余位退役军人们披上旧军装,佩戴好军功章,开起茶话会,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延吉新村街道老兵俱乐部成立于1997年,最初是由社区里的几个伤残军人自行发起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在二三十人的组织团体,参与者大多是因战、因公或因病致残的伤残军人、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这些年来,大家都秉持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初心,定期聚在一起开展红色教育、户外研学,业余时间,还会主动深入社区,进行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
“在我们俱乐部里,很多战友、老干部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心保卫祖国。所以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最主要就是开展政治学习,比如‘讲身边的革命故事’系列活动等,加强思想教育。”今年80岁的沈宽,曾参加援越抗美,在执行任务途中不幸负伤,现在是俱乐部负责人。他表示,大部分老兵即使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参加俱乐部活动,让他很感动。“每月20日是我们的固定活动日,我们把俱乐部视为老兵的家,也就把每月的这一天视作‘回家’。”
26年悄然逝去,老兵俱乐部已成为一个有爱的大家庭。为了保持组织活力,团队持续吸收新鲜血液,欢迎更多社区里的退役军人加入俱乐部。王树忠就是刚加入的新进成员之一,他说,自己从这一次次活动中找到了老兵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老同志聚首,满满正能量。这个俱乐部对我们退役军人来说,就是第二个家。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朋友,找到自我价值。”王树忠说,“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彼此关爱,发挥余热,践行初心。”
据了解,为了支持老兵活动,延吉新村街道竭力帮助俱乐部活动实现经常化、队伍整齐化。今年,他们还将继续多方面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
“今年我们将开展三方面工作,第一,组织退役军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二,组织退役军人参与社区治理,第三,积极联系走访退役军人,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等工作。”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