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 | 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文化传承系列活动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策划、多点联动,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薪火相传”为核心主题创新推出专题(微)党课、红色讲解员培养、主题巡展、走访慰问等多维活动矩阵,覆盖学校、社区、部队、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植入人心,在全区掀起铭记历史、崇尚英雄、爱国奋进的热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烽火岁月”专题(微)党课:赓续精神血脉
4月,邀请军休干部担任主讲,围绕《抗战精神与新时代使命》等主题,通过“线上播+线下讲”的双重模式,结合军休干部亲身经历,生动讲述抗战英烈事迹与个人从军报国历程。课堂上,老同志们深情回忆烽火岁月,深刻阐释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听众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强国强军之志,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他们录制的(微)党课视频在局微信公众号、《军休天地》微信公众号发布,还作为“尺素铭忠魂,童心暖烈属”亲情传递活动中《追溯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小课堂内容在暑托班多个班级进行播放宣传,为青少年书写感恩信提供情感与内容支撑。



社区小先生红色讲解员培养:传承红色基因
5月,与团区委联合发起“社区小先生红色讲解员”招募培养计划,招募社区小先生,接受系统培训,讲述宝山红色地标、革命英雄故事等。在宝山烈士陵园、宝山烈士纪念馆等场所,这些小讲解员佩戴特制徽章,以真挚的情感和清澈的童音,为观众讲述“宝山抗日组织”“宝山抗日英烈”的感人故事。他们不仅参与“六一爱国主义教育体验营”“尺素铭忠魂,童心暖烈属”亲情传递等主题活动,还在“烽火宝山”主题巡展启动仪式上进行现场讲解,实现了从“听故事的人”到“讲故事的人”的转变,让抗战精神在童声中焕发新的生机。




“烽火宝山”主题巡展:重温烽火记忆
8月,“烽火宝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巡展启动。主题巡展通过“历史事件 -英烈事迹-精神传承”三重叙事,展现1932年至1945年那段波澜壮阔又悲壮惨烈的历史岁月。从姚子青营在宝山城头与城偕亡的壮烈,到普通百姓冒着枪林弹雨支援前线的无畏,展板内容涵盖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详实文字,使“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史诗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成为可视、可感、可触的集体记忆。
为期3个月的主题巡展,深入部队、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场所,实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不同年龄的观众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进一步筑牢“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社会共识,为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


观众热议
大场镇:退役军人江慧明在大华党群服务中心(汶水路1688号)参观了“烽火宝山”展览,深刻感受到淞沪抗战的惨烈与顽强,腾久寿、蔡炳炎等烈士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高境镇:参观人员——“烽火宝山”巡展在高境镇东部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巡展期间不少居民前往参观,我作为其中一名退役军人,老党员,在一幅幅写满英烈事迹的展板前驻足观看,回想年轻时的激情澎湃,也曾渴望在战场上英勇救国,为民请愿。通过看着这些展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英烈的丰功伟绩,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顾村镇:9月12日,在顾村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施召冲:作为一名转业干部,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烽火宝山”巡展。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抗战文物,深刻再现了先烈们的英勇牺牲。这段历史让我更加珍惜今日和平,也激励我们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罗店镇:我是抗美援朝老兵金定贵,站在《烽火宝山》巡展前,作为亲历战火的老兵,我抚今追昔。条例将英烈功绩铭刻史册,让血与火凝聚的荣光永存。这不仅温暖了遗属,更让所有曾浴血奋战的我们感到:牺牲值得,祖国从未忘记。见证历史被铭记,英灵有寄,此心甚安。这份铭记,重于千钧。
罗泾镇:一场名为“烽火宝山”的主题巡展,于9月30日-10月11日在罗泾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向公众开放,烈士遗属陈维龙仔细阅读着展板上的每一行文字,每一张图片。他说到,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那么的具体且沉重。他们不再是史料中模糊的集体,而是有温度的生命,他们的生平故事,都在诉说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正是这些具象的牺牲,让今天的生活格外珍贵。我们承接的不仅是和平,更是他们凝视未来的目光。
庙行镇:秦荣,一名企业军转干部、残疾军人,2025年9月25日在宝山区庙行镇党群服务中心(长江西路2697号)一楼大厅中庭观看“烽火宝山”主题的展板巡展后,心潮起伏,往日峥嵘岁月历历在目。他曾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正营职干事,荣立三等功,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军旅生涯,至今仍是他心中深刻的印记。如今,虽已脱下军装,但他始终秉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军人本色,并表示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淞南镇:伤残军人陈汉全——观主题巡展,旧照里的硝烟仍滚烫。身为残疾军人,我懂山河无恙的重量,更会以残躯守好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
吴淞街道:吴淞街道退役军人白友杰——10月14日,我观看了“烽火宝山”主题巡展,巡展内容翔实、脉络清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感人的英雄故事,生动再现了在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让我深刻感受到,上海这座英雄之城在战火中淬炼出的不屈魂魄,以及宝山这片热土所承载的厚重抗战历史记忆。我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到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守“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
杨行镇:烈士遗属杨秀清参观后说道:烽火淬炼英雄城,血沃宝山气贯云。展览将那段浴血岁月真切铺陈眼前,历史从未走远,英雄不容遗忘,这用忠魂换来的和平,吾辈当以自强守护,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不息。
友谊路街道:企业军转干部 庞胜堂——看了《烽火宝山》巡展,很受触动。作为一名退休的军转干部,那些热血场景让我想起当年当兵的日子。如今虽已卸甲,但精神永不退休。愿以余热传承赤诚,让烽火中铸就的军魂,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月浦镇:烈士遗属杜爱琴——烽火宝山巡展以历史图片与影像重现淞沪抗战岁月,学生献花、老战士敬礼的场景震撼人心,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精神传承。
张庙街道:我是杨宗涛,我作为一名烈属,这次在张庙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参观了“烽火宝山”的主题巡展,国家以制度护荣光、暖遗属,先辈未被遗忘。这份尊崇,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知英魂有寄,吾辈心安。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韦钦宇:参观了“烽火宝山”巡展,我认识到宝山作为淞沪抗战重要战场,从宝山城头的钢铁壁垒到里弄深处的隐秘战线,无数忠魂用生命诠释着“民族不可侮,国土不可侵”的誓言,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紧跟党走的决心,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某部队新兵: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站在这些凝固烽火岁月的影像前,我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照片中斑驳的弹痕与坚毅的眼神,是前辈用血性铸就的民族脊梁。而今接过钢枪,我们更需铭记:守护和平并非远离硝烟,而是以时刻备战的血性担当,续写这山河永铭的忠诚。请人民放心,强军路上,我们誓做永不卷刃的刀锋。
某部队郑干事:观“烽火宝山”巡展,烽火岁月里的忠勇之志直击心底。先辈以热血铸防线,吾辈水兵当承先辈遗志,枕戈待旦守海疆,护家国安宁。
关爱抗战老兵及烈属:开展专题走访慰问
近日,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专题走访慰问,由局领导带队,分组走访慰问区内抗战老兵及抗战烈属代表。与老兵们促膝长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聆听他们讲述战场往事,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并向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致以崇高敬意;与烈属们亲切交谈,叮嘱他们保重身体,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切实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从思政课堂到文化传播,从精神传承到真情关爱,宝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用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串联历史与现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抗战精神生生不息。系列活动既饱含历史厚重感,又充满时代活力,不仅强化了社会大众的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更推动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为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提供了坚实思想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