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 | “三心”聚“戎光”:退役军人以“志愿红”书写“退役不褪色”答卷
 
在上海市杨浦区,一支“12+N”退役军人志愿大军正以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誓言:以“精心布局”凝聚服务合力,用多元服务“菜单”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让“用心引领”构筑思政高地,让红色声音响彻街巷校园;靠“全心保障”激发内生动力,让志愿热情持续传递。杨浦“三心”聚“戎力”的实践,不仅为退役军人搭建了价值实现的平台,更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宝贵“戎力量”。
一、精心布局,志愿“聚合力”
以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专业精准的服务内容,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退役军人与群众的“暖心纽带”。
织密“立体网络”,拓宽志愿服务版图
杨浦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以520名骨干志愿者为核心,构建“12个街道中队+N个特色中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戎光应急救援”“戎光兵创艺术”“戎光天使医疗”“向优看齐”等特色队伍深耕“培训+服务”双轨模式,在各自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各街道中队深度嵌入社区治理,五角场街道中队在社区拆改、创全专项工作中主动攻坚,“江浦老兵”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学雷锋活动期间,控江中队走访慰问生病退役老兵、四平中队为孤寡老人清扫居所,用细节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同时,创新“菜单式”服务推送机制,每月开展28次磨剪刀服务(每次约10人参与),搭配理发、医疗咨询、律师咨询等项目,从“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确保志愿服务精准触达辖区每一个需求点。

打造“医疗尖兵”,专业诊疗惠及民生
军休系统志愿队伍聚焦健康服务痛点,组建“杏林军休”医疗志愿者服务队——30余名队员均来自长海医院、长征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退休前多为主任护师、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专家,覆盖内、外、中医等10余个学科。队伍以杨浦各军休所为服务据点,每周一、三、五辐射周边社区,提供中医问诊、皮肤诊疗、血压血糖监测等服务,累计开展常态化义诊近150场;还与崇明区港西镇结对开展“名医下乡”活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此外,杨浦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戎光天使医疗中队”赴上海警备区松江离职干部休养所,为老兵及家属提供健康咨询与巡诊,用专业医疗服务传递“战友间”的温情与担当。

上海市杨浦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戎光天使医疗中队志愿者赴上海警备区松江离职干部休养所为老干部及家属提供健康咨询及巡诊服务
创新“文艺关怀”,温情守护最美夕阳
针对辖区老年人口较多的实际,为温情守护老年群体幸福晚年,杨浦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大队联合上水英姿舞蹈队、腾辉萨克斯团队等社会力量,针对不同养老院开展主题鲜明的定制化慰问活动。在市东敬老院、和禾和养老院开展了“戎情敬老院,艺绽夕阳红”“感恩岁月,传承美德”等文艺汇演,现场暖意浓厚:退役军人用电吹管演绎悠扬曲目,萨克斯《红歌四连奏》唤醒老人青春记忆,传递对老人的敬意与关怀,退役军人志愿者将尊老敬老美德从“口号”化为可感的鲜活实景,用志愿文艺力量守护“最美夕阳”。

退役军人志愿者为养老院老人表演萨克斯《红歌四连奏》
二、用心引领,思政“铸魂力”
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宣讲传播为抓手、活动创新为载体,让红色基因融入退役军人与青少年的精神血脉。
建强“思政队伍”,织密红色引领网
将“戎耀扬光”退役军人思想政治队伍作为思政引领核心力量,创新“一核多元、多点辐射”工作模式,构建“一居委一指导员、一街道一品牌”的全域覆盖体系。队伍汇聚370余名骨干,涵盖“最美退役军人”、军休干部社区政委、“兵支书”等群体。他们凭借自身影响力与聚合效应,从思想引领、感情交流、情绪疏导,到生活关爱、素质提升,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思政服务,让红色引领渗透到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兵支书”、退役军人思政指导员童玛丽为退役军人解难题,并为他戴上党员徽章
组建“宣讲天团”,激活红色传播力
持续培育“众鑫有话·老兵跟党走”志愿服务讲师团,这一“红色宣讲天团”。宣讲团成员中以“老杨树宣讲汇”成员为骨干力量,成员构成兼具代表性与专业性:既有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也有“网宣达人”“睦邻达人”等基层骨干。今年已开展宣讲150余场,覆盖听众1.3万余人次,形成“典型引路+专业支撑+群众参与”的立体宣讲格局。成员们用“接地气”的语言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声音“亮”起来,有效打通红色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众鑫有话·老兵跟党走”志愿服务讲师团
创新“思政活动”,筑牢红色思想根
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强化退役军人与青少年的思想根基。开展“行走的课堂”思政学习活动,杨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高校、区消防救援支队退役军人挖掘区域红色资源,定制“红色资源菜单”,打造专属红色文化思政课并走进杨浦各中小学,用退役军人的亲身经历传递“退役不褪色”的榜样力量;推出“青春当燃YOUNG戎光”系列品牌活动,通过技能比拼、风采展示,展现青年退役军人的活力与担当;举办“传承英雄精神,共话崇军担当”等退役军人思政活动;军休干部与凤山县红军小学小学生们结对,举办红色宣讲队讲红色故事、军休干部书写寄语、共读红色故事等活动;“军号嘹亮·老战士讲师团”进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主题讲座。

“青春当燃YOUNG戎光”系列品牌活动
三、全心保障,发展“续航力”
以机制完善为支撑、多方协同为助力,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完善机制,激励志愿服务热情
建立健全“培训+激励”双轮驱动机制:一方面,定期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分享会、应急救援技能演练、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多元化培训,针对性提升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完善激励体系,通过向优秀中队、优秀个人学习,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这种“培训—实践—反馈—提升”的良性循环,持续激发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让志愿热情“不降温”。

杨浦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开展《志愿服务条例》培训
多方支持,打造青年专业队伍
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多学科资源,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协同发力,支持由退役大学生士兵组成的“戎焱”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发展壮大。团队以“退役不褪色”为精神引领,融合高校科研力量与基层服务经验,构建“宣传培训+技术研发+应急演练”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预防为主、科技赋能、多元服务”的特色模式。目前,“戎焱”消防安全服务中心已汇聚注册志愿者3000余人,累计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数十次、基层安全设施检查500余次、技能培训近300场,培训基层消防人员近百名,服务足迹覆盖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为构筑全民消防安全防线贡献青年退役军人的智慧与力量。

退役军人消防安全志愿者宣传队 上海理工大学“戎焱”
从烈士纪念设施前的深切缅怀到社区街巷的躬身服务,从雷锋精神的薪火相传到“戎耀家园”的温情守护,杨浦退役军人始终以“志愿红”淬炼“思政魂”。“三心三力”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成为融入血脉的精神坐标,让“退役不褪色”的誓言在每一次服务中闪光,为杨浦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戎力量”,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永不改,奉献无止境”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