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静安 | 从“海军蓝”到“社区红”,她用32年党龄书写为民答卷

  在静安区彭浦镇翔前居民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温暖的身影。她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于娟,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兵支书”,曾身着“海军蓝”守护家国,如今换上“社区红”扎根基层,用12年实干荣获2025年静安区“新时代居民区好班长”称号,把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打造成如今邻里和睦、环境靓丽的幸福家园。

 

  初心不改

  从“海军战士”到“社区先锋”的军旅底色

 

ScreenShot_2025-10-23_152307_226.png

 

  1989年春天,18岁的梁于娟怀揣报国理想参军入伍,成为人民海军的一员。在部队的熔炉中,她锤炼出“听党指挥、作风过硬”的品格。退役后,她主动选择扎根社区,从普通社工成长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2022年11月,初到翔前居民区时,她面对的是设施老化的老旧小区、频发的邻里矛盾。“党员不带头,群众怎么跟?”梁于娟第一时间推行“党员亮身份”行动。怀着军人情结的她还积极凝聚退役军人力量,将他们和退休党员一起拧成一股绳,组建“先锋服务队”。她带头爬楼梯清理楼道堆物、协调邻里纠纷,短短3年间推动加装电梯13部、扩增停车位110余个,完成社区摄影长廊、活动广场等4处微改造。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如今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打卡地”。

 

ScreenShot_2025-10-23_152017_795.png

 

  算“明白账”

  啃下物业费调价“硬骨头”

 

  2025年初,翔前小区的物业费调价难题,成了摆在梁于娟面前的“硬骨头”。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成本逐年上涨,不调价则服务质量难保障;可一提调价,不少居民心里犯嘀咕:“钱花在哪儿了?会不会涨了价服务还是老样子?”

  梁于娟深知,此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她坚持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推动物业公司公开收支明细,组织业委会成员去同类小区考察,培育党员骨干和楼组长成为“政策宣讲员”。她带领团队开启“白+黑”模式,白天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晚上入户走访。针对老人推行“子女联络制”,对租户实施“房东-租客双向沟通”,以法治化、人性化的方式平衡多方利益。

 

ScreenShot_2025-10-23_152035_600.png

 

  最终,场中路 3308弄、3332弄两个小区的物业费调价同意率分别达到84.73%和78.46%,远超法定要求,成为彭浦镇有史以来首个老旧售后公房物业费上调成功的居住小区。

 

  文化芳邻

  用“睦邻情”织就精神家园

 

  “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精神家园。”梁于娟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打造“红色文化”“邻里亲情”两大品牌,办起了一场场有温度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举办邻里节、父亲节、儿童节等文化活动共8场,并不定期根据居民需求开展虎头鞋制作、端午香囊、立夏蛋袋等非遗手工活动,累计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端午节时,她邀请退役军人和青少年一起包粽子慰问孤老;重阳节,她策划“岁月留声”活动,请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七一”期间,她发动社区文艺骨干排演“迎七一”汇演……她还依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充分激发网格活力,引导更多的组织、能人、达人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渐渐地,曾经擦肩而过不说话的“陌邻”变成了一起参加活动的“友邻”,进而成了互相帮衬的“亲邻”。居民们常说:“梁书记在的地方,总有笑声和温度。”

 

ScreenShot_2025-10-23_152048_009.png

 兵者担当

  24小时不关机的“勤务兵”

 

  “脱下军装,我还是个兵。”这是梁于娟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将军队“冲锋在前”的作风融入社区工作。台风天,总能看到她通宵值守的身影,冒着暴雨蹚水处理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严寒天,她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提醒高龄老人注意防寒保暖,反复叮嘱“有事找居委,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

  “社区工作,就是要把群众当亲人。”12年来,她始终坚守初心。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班长就要站排头、打头阵。只要居民需要,我永远在路上。”

 

ScreenShot_2025-10-23_152058_077.png

 

  从军营到社区,从“海军蓝”到“社区红”,梁于娟用32年党龄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通过“党建+文化+民生”多维发力,构建起具有翔前特色的善治模式。这位“新时代居民区好班长”用一件件“关键小事”把温暖刻进了居民心里,让“小巷总理”的亲民、为民模样在基层治理一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