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铭记 · 戎光 | 抗日救亡 忠心献国——黄雄烈士传略

  黄雄,又名房雄,原名房品荣,原籍浙江绍兴,1917年出生在上海。父亲早年因病亡故,母亲依靠微薄的积蓄,同时做点手工劳动,扶养他和他的妹妹二人长大。黄雄在虹口澄衷中学求学时,是学生自治会骨干,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浪潮里,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他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去办工人夜校。沪东是大工厂集中的地区,有纱厂、卷烟厂、丝厂等几百家大小工厂,办工人夜校很受工人群众的欢迎。他一面教文化课,一面进行政治教育,宣传抗日思想,着重启发学生提高阶级觉悟,激发工人学生参加救亡运动,团结广大工人群众,使他们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力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

  黄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和革命工作需要,没有继续升学。他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办的社会科学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在党领导下的由陶行知先生出面创办的上海国难教育社工作。黄雄这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对党忠诚,工作积极,活动能力较强,很快成为国难教育社的骨干,成为市国难教育社与沪东区国难教育社的联络员,实际上起着领导沪东区国教社的作用。国教社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市各区办工人夜校。黄雄不仅在新旦小学的女工夜校任教,而且领导着沪东区许多夜校的工作:他一会儿出现在杨树浦国教社(在临青学校)小组办的工人夜校里,一会儿出现在岳州路国教社小组办的夜校里,一会儿又出现在女青年会办的兆丰路女工夜校……

  在岳州路小组里,黄雄既是总社对区社的联络员,又兼这个小组的组长,还在这所夜校里教政治课。他每星期参加小组会或读书会,从未间断过。每次开会,他首先传达上级指示;讨论夜校工作,讨论时事形势;组织大家学习理论书;推荐阅读进步刊物;组织大家学习世界语(由梅洛执教);号召发动大家参加全市性的示威游行等等。在游行中,他带头扛大旗,带头唱救亡歌曲,带头喊口号,在与阻挠游行的国民党特务和警察进行斗争中,挨过警棍,受过伤。工作和斗争的磨练,使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起来,斗志更加坚强。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战争爆发,沪东区沦为敌占区,不少夜校在炮火中被毁,黄雄和国教社一些同志撤退到租界,在国教社办的难民收容所里工作,在难民中进行更为现实的国难当头教育,激励难民抗日斗志。

  1938年初,黄雄受国教社派遣,在沪江大学同学会办的文法妇女识字夜校任教。在党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对夜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秘密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能歌善舞,活跃在学生中间,既是引导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受到学生的爱戴。处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孤岛里,他不畏艰险,机智沉着,以识字夜校作掩护,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1939年1月,经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黄雄被分配到青浦地区工作,任中共青浦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又被任命为江南抗日游击纵队(简称“江抗”,是新四军六师的前身,谭震林同志任政委)浙沪第三支队第一大队教导员,直接参加抗日第一线战斗。

  1939年冬,部队在青浦朱家角一带活动,在香花桥与章堰之间的许家堰子。黄雄与周达明、顾德欢等同志一起,正在研究工作,突然发现外面有敌情。黄雄起身到门外观察敌情时,被日本鬼子枪弹击中,不幸牺牲。他的鲜血洒在青浦大地,换得了大地的新生。他牺牲时还不满23岁,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