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青浦 | 五年热线情牵老兵,四季游园筑牢“心灵铠甲”

  当“31588181”这个号码在青浦区退役军人的手机里存满五年,它早已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五年来,青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以“老兵热线”为纽带,将牵挂织成网、把关怀连成线。如今,他们更在热线品牌的深耕中创新破局,全年度精心策划4场主题心理游园会,将专业心理疏导与情感关怀深度融合,构建起“情绪支持—认知重构—社会适应”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让退役军人在暖心互动中汲取前行力量,为退役军人的“新征程”锻造坚硬的“心灵铠甲”。

 

  让年味包裹温暖:

  “辞旧迎新”里的巧思关怀

 

  春节前夕的华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洋溢着不一样的“年味”。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让退役军人在协作游戏中重温战友情。“心愿刮刮乐”,彼此写下的都是“家人安康”“战友重逢”这样朴实的心愿,大家在会心一笑间拉近了距离;“幸福气球赛”上,一呼一吸间,仿佛又找回了当年的默契与信任;最受欢迎的“人生价值拍卖会”更是让“战友情”“家国情怀”这些无价之宝成为最抢手的“拍品”。

  工作人员暗藏的“小心思”更显关怀温度——为每位老兵定制的姓名藏头诗贺卡。退役老兵们惊喜不已:“没想到名字能变成这么美的诗句!”这种将心理支持融入传统节日的创新做法,让退役军人在年味中感受被重视、被牵挂的温暖。

 

wechat_2025-08-12_140103_577.png

 

 借游戏学会转身:

  “心海扬帆”里的适应密码

 

  在2025年度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中,“向左转!”的指令下却出现齐刷刷向右转的身影——这场以“反向指令”游戏开篇的心理游园会,是帮助退役军人快速适应身份转换而创新设计。“原来放松也需要训练,我们以前讲纪律,现在要学会松绑。”一位退役士兵的感慨道出了活动的深意。

  活动创新性引入混合放松法、生理平衡法等专业技术,通过“游戏化训练”帮助退役军人打破思维定式。同步开展的自信心测评与一对一咨询,让心理疏导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引导退役军人理解身份转换不仅是手续变更,更是一段需要专业支持的心理旅程。

 

wechat_2025-08-12_140122_411.png

 

  以技术释放压力:

  “心动力”里的科学赋能

 

  7月的白鹤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内,EFT情绪释放技术的轻敲节奏此起彼伏。“敲几下,胸口的闷气真散了!”李伯伯的反馈印证了引入专业心理技术的成效。这场心理游园会将压力感知测评与身体能量平衡练习相结合,让退役军人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掌握自我调节技能。

  “学会了方法,以后自己也能调节”——老兵们的反馈正是服务创新的价值所在。通过将专业心理技术转化为易懂易学的互动体验,青浦区让心理疏导从“阶段性服务”变成“可持续能力”,为退役军人装上了自我调适的“心灵工具箱”。

 

wechat_2025-08-12_140133_037.png

  

 用故事唤醒力量:

  “八一”忆往昔里的精神传承

 

  “那年雨季特别长……”金泽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里,心理咨询师的引导让尘封的军旅记忆缓缓流淌。这场以叙事疗法为核心的心理游园会,创新性地将沙盘游戏与军旅经历解读相结合。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指着沙盘作品感慨:“这就是当年的阵地,条件艰苦,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家卫国。”工作人员为每位参与者绘制“军旅生命线”图谱,把平凡日常解构为坚韧、忠诚的精神注脚,让退役军人重新发现自身经历的价值。

  活动现场,“退役军人之家”的红色标语与“关爱功臣”的暖心横幅交相辉映。这种将心理疏导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形式,既守护了老兵的情感记忆,更让红色基因在倾诉与倾听中代代相传。

 

wechat_2025-08-12_140146_526.png

  

  五年热线不辍,四季游园常新。从节日互动强化情感联结,到游戏训练助力身份转换,从技术赋能提升自助能力,到叙事疗法唤醒精神力量,青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用五年的坚守与创新,让“老兵热线”从最初的沟通桥梁,成长为集心理支持、社会融入于一体的服务生态。那些在游园会上绽放的笑容、紧握的双手、释然的叹息,都是品牌深化最生动的注脚。当“关心关爱”具象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延续的服务实践,这片土地上的退役军人正带着更坚定的内心,在人生的新战场上续写属于他们的荣光——而这份从“心”出发的守护,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