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励青为 心心向戎|根植海岛,心系人民!退役军人马亮的“变”与“不变”
马亮,1997年入学入伍,1999年入党,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军事通信学博士。2012年退役后,他主动放弃了留在上海高校任教的机会,前往崇明岛,成为崇明检察院的一名司法警察。退役十几年来,他不忘从军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军人情怀,坚定军人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军人的敬业和拼搏精神,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保持军人本色,爱岗敬业
马亮坚持退伍不褪色,本分做人,实在做事,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他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但兵味一辈子也不能变。”他把军队服役时“多思、多干、多总结”的“三多”工作法带到地方,在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岗位上,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带领司法警察大队认真履职,做好各类警务工作,为检察机关高质效办案提供有力的警务保障,得到上级机关的多次嘉奖。
在2023年、2024年度市检察院司法警察总队组织的考核中,他冲锋在前,带领全队干警奋力拼搏,连续两年获得“团队优胜奖”。作为司法警察战线上的一名兼职教师,他把部队的“钻”劲用于警务教学工作,紧跟司法警察转型步伐,深入研究新时代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司法警察履职的新途径,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积极拍摄“微课程”,为全市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讲授履职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获得市检察院司法警察总队履职竞赛评比活动一等奖的好成绩。
利用军队所学,创新突破
作为军队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马亮没有忘记部队的培养。他说:“军队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教给我这么多知识,这些本领不能荒废,要在地方建设上用出来。”担任崇明区检察院检务保障部副主任以来,他主动承担起检察院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先后编写信息化建设制度规范6类,并利用军队服役时的经验,优化完善信息化管理流程,调整加固检察信息系统安全设施,组织部署多种应用软件,使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退役军人就是要敢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亮剑。”近两年来,马亮带领团队承担起上海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履职创新的重任。他积极探索,先后完成司法警察参与检察公益诉讼、维护检察案件公开活动安全等履职创新项目,经验做法被上级机关高度肯定,获全市检察系统推广。
发扬军队传统,一心为民
马亮发扬军队爱民传统,热心公益。作为党支部副书记,他积极打造“服务尖兵”支部品牌,推动所在支部与社区、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常态化开展“服务尖兵扶老爱幼进社区”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他不忘退役军人身份,热心公益志愿活动,积极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协助居委做好群众服务工作,他的家庭也被崇明区文明办评为“崇明区文明家庭”。
针对传统法律宣传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难题,马亮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主演崇明检察普法宣传短剧《马博士小课堂》,将枯燥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剧情,用一个个诙谐幽默的普法小故事,向广大群众传递着检察人的温暖。8年来,《马博士小课堂》共拍摄出品90余期,点击收看量已过百万,获得包括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在内多家主流新媒体的转发,成为崇明检察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崇明检察院打造了一支有温度、有活力、有干劲的普法队伍,为普法工作增添新的动能。马亮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主动参加“检察百村行”活动,积极下乡授课,走乡串户,为广大农村群众现场讲授法律知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平安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
牢记军人纪律,严于律己
打得赢,不变质,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离开部队,我还是一个兵,不能在纪律上栽跟头,给军队抹黑”。马亮始终牢记军人纪律,自觉做到律己从严,时时处处从自身做起,规范履职行为。在履职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不谋私利,坚决不做违反党纪国法的事,坚决不做不符合政策的事,坚决不做对不起退役军人身份的事。多年来,他坚持把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牢记退役军人使命,始终做到身子正,腰板直,拒腐蚀,永不沾,工作保持零投诉,树立了退役军人刚正不阿的良好形象。
虽然退役多年,但马亮的军人情怀永远不变。他扎根基层,努力工作,服务群众,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上海退役军人风采。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永葆军人本色,坚守初心,努力奋进,忠诚履职,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