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 | 金牌讲解员忆华漕烽火峥嵘,看童声如何续写抗战精神
“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三秒钟——想象一下,在1937年的华漕,炮火连天。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正趴在苏州河畔的芦苇丛中,怀里揣着半块发硬的馒头,手上握着的土枪已经烫得握不住…… ”
在“党建引领强势能 融合聚力促发展”——闵行区华漕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座谈会上,吴培丽带领观众 “穿越” 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这里是全民族抗战初期,上海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武装队伍——苏浙别动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二、三中队驻营地、牺牲地。如今,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就矗立在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之上。
历史回响 记忆荏苒
华漕抗日战争纪念馆原址图
七年前,吴培丽第一次走进这里的前身——华漕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一名讲解员。在2000多个日子里,她接待了700多批次观众,有蹒跚学步的幼儿园孩童,也有亲历淞沪会战的耄耋老人。
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漕镇党委、政府与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合作,于去年对老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馆的面积扩大了三倍,将华漕抗战史融入整个上海乃至全国的抗战大背景,全面立体地回顾和致敬这段红色记忆。当吴培丽再次踏入新馆,感到心潮澎拜,深感使命在肩。
精神传承 红色基因
当吴培丽思考如何为华漕红色文化贡献更多力量时,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和责任降临在她身上。今年,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发布了一系列“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华漕镇以她的名字,成立了红色文化讲解团队伍“培丽宣讲团”。由她带领志愿者队伍,共同讲述华漕的红色故事。这让她倍感荣光,又深感责任重大。
这份责任,源自一份深情的嘱托。吴培丽想起2010年在华漕抗战遗址调查时,亲历者张杏兴等老人眼含热泪地说道:“要记下来,这些人都是无名烈士,等我们死了,后世就没有人知道他们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她。
吴培丽深刻意识到,红色文化要保持生命力,就要把红色故事讲好,讲进大家心里,同时要把这份信仰和责任,一代一代传承、发扬下去。
“培丽宣讲团”现在已形成了一支近40人的青少年宣讲员队伍,已经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培训。这些小志愿者们,将在暑假以沉浸式讲述的方式,开展以华漕抗战故事为核心的“红色研学”项目。
不忘来路 奋进征程
吴培丽说:“讲解员的使命是用真情将冰冷的历史转化为心灵的触动。让每一次深情的讲述,都成为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每一次沉浸的研学,都播下一颗信仰的种子。”
华漕抗战史迹陈列馆
地址:闵行区华漕镇北街17号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六,9:00-11:00,13:30-16:30
预约电话:5415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