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 | 激活“四力”引擎,释放退役军人新动能
近年来,杨浦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聚焦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与作用发挥,创新构建激发“四力”的动力引擎,即:激活退役军人思政引领力、就业创业力、服务保障力、榜样带动力,让退役军人的“戎力量”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浪潮中奔涌不息。
筑思政阵地
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密联系退役军人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杨浦退役军人思想政治骨干进党校培训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以军休干部党组织为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思政大课堂”等系列培训。以“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为基础,将退役军人服务站向高校、商圈等退役军人集聚地延伸,深度挖掘延伸站点的红色资源,打造“家门口”的思政教育阵地,让退役军人在耳濡目染中坚定理想信念,持续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强思政队伍
聚焦思想铸魂,打造“戎耀扬光”退役军人思政工作品牌,通过“一核多元、多点辐射”模式,构建“一居委一指导员、一街道一品牌”的退役军人思政队伍体系,凝聚“最美退役军人”、军休干部社区政委、“兵支书”等370余名退役军人思政指导员力量。这支队伍化身党的政策“宣传员”、党群关系“联络员”,在基层一线传播党的声音,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成为服务引领退役军人向党靠拢的先锋力量。
创思政活力
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创新开展“‘三会一课’+红色宣讲”“主题党日+实践课堂”等特色活动。依托“行走的课堂”串联区内红色教育基地,组织与官兵互动比赛、主题交流分享会等千余场思政活动。同时,将思政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孵化“老兵雁行”先锋队、军休“社区政委”“老兵俱乐部”“1+12+N”杨浦退役军人志愿者大队等特色队伍,引导退役军人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中亮身份、走在前,推动思政教育与社区服务同频共振,让退役军人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先锋”。
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以军休干部党组织)为主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戎耀扬光”“兵支书”与社区政委共话社区建设主题交流分享会
拓宽培训路径
杨浦区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培训模式,联合16家培训机构,精选12个实用培训项目,打造“培训+就业”直通车。依托同济大学、体育大学等高校资源,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累计惠及524人。下一步还将深化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筹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立优质项目推荐目录,引入企业家与专家指导,助力退役军人抢占新兴产业赛道。
优化安置服务
杨浦区将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多方联动拓宽安置渠道,精准搭建就业平台,实现供需高效对接,确保安置任务高质量完成。通过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就业方案,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切实提升就业成功率与适配度。
激发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创业指导站和就业创业服务基地作用,优化“戎创”服务体系,成功承办第二届“戎创”上海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额尔敦绿色牧场——基于产业链整合的退役军人创业家园”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深化“军创联合汇”效能,推进创新创业园与孵化基地建设,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区军创企业达769家,推动“戎才”在杨浦蓬勃发展。
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退役军人提供技能培训,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四心”优服务
杨浦区退役军人窗口服务中的“四心工作法”,即“虚心听意见”“耐心做解答”“热心做服务”“用心解难题”,生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诠释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理念,受到了退役军人的理解、支持与好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情系老兵、真诚服务,窗口服务“四心”工作法》荣获“服务保障质优奖”。
“红色”进校园
融合杨浦区“百年高校”特点,展示复旦、同济、上理工等退役大学生士兵的风采,有序推进“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项目,形成红色文化资源清单,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比如,为上海理工大学的退役士兵们送服务进高校,“一站式”集中高效办理优待证申领事宜,创新推出“青春当燃YOUNG戎光”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血脉,更好展现退役军人风采。
“升级”赋新能
杨浦区秉持“一域多能”理念,升级改造军休机构设施,打造2400平方米军休服务新阵地,江湾军休2万平方米活动中心建设也稳步推进。同时,积极拓展服务内涵,开展“党建+养老”联建共建,设立“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挂牌医疗康复基地,为军休干部提供多元化服务。
杨浦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举行“四心”服务进高校,优待尊崇暖“戎”心活动,为上海理工大学的退役士兵们送服务进高校
“青春当燃 YOUNG戎光”杨浦区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一堂“行走式”思政课
以回信领航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精神,发挥“老杨树宣讲汇”骨干力量“众鑫有话”团队的作用,用生动故事传递信仰力量。依托“众鑫有话・老兵跟党走”“江湾军休中心宣讲队”等队伍,特别是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姜德福、上海“最美退役军人”孙力等骨干带领下,近一年来宣讲足迹遍布社区、校园、企业,开展宣讲近300场,覆盖150余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层沃土中生根发芽。
树典型榜样
自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培育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姚梅芳、程世亮等58个先进个人和集体。积极深挖这些身边榜样的示范效应,通过多维度、多形式宣传,全方位展现先进事迹,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对标典型、凝聚奋进力量。
浓崇军氛围
用好杨浦崇军展示馆、费达夫红色文化广场、同济大学“一二九”纪念园等红色阵地,通过讲活革命故事、褒扬英烈事迹、组织慰问表彰及“八一”座谈会、祭英烈等活动,厚植崇军文化根基,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与归属感。
儿童们参观杨浦区崇军馆,了解军人职责,厚植爱国情怀
树立典型榜样:程士亮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杨浦区以激活“四力”为密码
解锁出退役军人新动能
杨浦区将以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为新起点
持续深化退役军人工作实践探索
让这股蓬勃的“戎力量”
在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壮阔征程中
奏响更加激昂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