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青励青为 心心向戎 | 从“死亡之海”到生命方舟:马兰女兵王雪梅的“战地”转移记

  腊月廿九的深夜,发热门诊的走廊灯火通明。王雪梅将听诊器揣进衣兜,将一枚平安挂件轻轻放在病房的窗台上。病房内,一位患者望着挂件红了眼眶:“王护士长,这年三十的‘年味’,是您给的!”

  连续值守的日日夜夜,这些细微的温暖便是退役军人王雪梅在护理战线上的“战斗方式”。而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担当,早在马兰基地的风沙中就已生根。

 

640 (7).png

 

 马兰精神铸就奉献底色

 

  1997年,19岁的王雪梅从军校毕业,踏入总装备部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在戈壁深处的马兰基地,她不仅是女兵班班长,更是一名冲锋在前的党员。五年军旅生涯中,她带领战友出色完成试验保障任务,连续两年被列为提干对象,荣立个人和集体三等功,多次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戈壁五年,马兰基地的风沙磨砺了她的意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军魂深深融入血脉,成为她此后二十余年职业生涯的灯塔。

 

640 (8).png

 

  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光

 

  脱下军装,王雪梅选择重返护理岗位。在急诊科,她始终坚持“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的工作理念。一次值班,观察室收治一位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入院的时候老人大半个身体上都有拉过的大小便。被子一掀开,老人的儿子立刻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而她二话不说,仔细为老人擦净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并修剪好指甲,老人的老伴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现在的护士真好,像我们的家人一样。”这样的场景,在王雪梅的工作中成了日常。她用休息时间为患者剪指甲、教家属护理技巧,2014年她经历一次住院手术,身体刚刚康复便立即返岗投入工作。转任感染科护士长后,她带领团队创新护理模式,通过电话随访、网络宣教的方式与患者建立充分信任。

 

640 (9).png

 

  点点微光照亮他人之境

 

  生活中的王雪梅,将善意融入日常。自2009年起,她与爱人持续参与“助学帮困”活动,资助革命老区学子完成学业,直到一封来自党总支的表扬信才揭开这份坚持;工作之余,她先后无偿献血累计达1000毫升,并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每次献血都特意叮嘱血站不要告知单位,她说:“能帮到别人就好。”物质生活的简朴与精神世界的丰盈,在她身上形成动人对比,见证着平凡岗位上的大爱情怀,诠释着军人本色与医者仁心。

 

640 (10).png

  对工作,她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病人,她耐心细致,体贴入微;对同事,她关心友爱,情同姐妹。王雪梅用自身行动践行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这名退役军人在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更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肯定和赞扬。王雪梅说:“我是从马兰基地走出来的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是我们马兰人最宝贵的财富,无论走到哪儿,无论做什么,都要无愧于自己曾经穿过的那身国防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