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青浦 | 这位退役军人,上过央视!

  2021年央视播出的国庆专题片中,有这样一幕全屏特写:一位志愿者身穿马甲,手举国旗,代表全国志愿者高呼“我爱中国”。而在青浦朱家角的街头巷尾,也总活跃着他的身影。他叫丁小木,是一名退役不退志的退役军人,更是一名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从华东空中交通管理局退休的十年间,他以军人特有的坚韧与担当,在志愿服务中续写奉献篇章,用万余小时的躬身力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劳动赞歌。

 

640.png

640 (1).png

 

  褪下戎装未退志 红甲丹心护民安

 

  “脱下军装仍是兵,服务人民是终身使命!”这是丁小木常挂在嘴边的话。2015年退休后,他将军营中锤炼出的纪律性、执行力融入社区服务。十年来,他和志愿者们走遍古镇的每一条青石板路:旅游高峰时,他在烈日下疏导人流;台风过境时,他连夜转移危房老人;进博会期间,他坚守街头传播文明知识......去年冬天,一位北京游客拉着他的手说:“朱家角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但你们‘银发红马甲’的温暖更让我难忘!”这,就是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640 (2).png

 

  躬身十载织暖意 街巷深处写春秋

 

  丁小木的双手,是服务者的手,更是连接民心的纽带。归乡后,他牵头组建“V5导医”“上善银辉”等志愿服务团队,以一群人的坚守构建服务网络。他每周带领“V5”志愿服务队开展医院导诊,组织三甲医院专家开展“银辉送健康”行动,累计举办义诊及健康讲座55场,惠及群众超3000人次,并设立3个常态化医疗站点;他在基层服务中注入新内涵,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25场,同步组织理发、磨剪刀、义诊等便民服务20场,让理论宣讲与民生关怀同频共振;面对数字化浪潮,他创新开展“智助银发”行动,通过智能技术辅导、定点咨询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组建18人的网络市民巡访团,以快板、故事等形式深入社区开展网络清朗行动。

 

640 (3).png

 

  三代同耕文明种 星火燃灯照远途

 

  作为青浦区关工委“红色导师”,丁小木还将志愿服务与青少年教育紧密结合,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让志愿服务理念根植于孩子们心里。2023年以来,他连续两年在植树节期间联动老干部、检察官及少儿代表开展“三代人同栽一株苗”跨域植树活动;发动150余位师生分15批次在公园、地铁站等场所开展文明劝导、公益宣传;联合多部门组建古镇文明劝导志愿队,每月组织15个家庭参与“大手牵小手”随手捡服务等,至今已经开展活动40场,受众1960人次。他深信:“志愿精神需要传承,文明的种子要从小扎根。”

 

微信截图_20250512135404.png

 

  十年间,丁小木积极参与创文复检、保障进博会、义诊下乡、助困捐赠等各类公益服务,个人服务时间1万余小时,团队志愿服务20余万小时,服务游客、居民37万人次,荣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志愿者、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服务保障进博会先进个人等称号。相关事迹被“学习强国”、《雷锋》杂志等广泛传播,但最令他自豪的,始终是居民口中的那一句句“有你们真好”。这位永不“退休”的老兵,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荣耀不在勋章里,而在为民服务的每一次躬身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