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入伍第一年的日记,改变了老兵的一生
1969年3月12日,高中毕业的刘玉鹏穿上“65式”新军服(空军军装为上绿下蓝),佩戴大红花,打起背包,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天空久违地飘起了小雪花。二十岁不到的刘玉鹏在新兵连集训结束后被分到机务中队,跟着队伍在静安区体育馆集合,踏上南下的火车,奔赴祖国的南疆大门——广东遂溪。
这个位于雷州半岛上的小县城,面积仅2000平方公里,刘玉鹏在地图上认真搜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具体位置。未知的军旅生涯、陌生的人文地理,让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的这位年轻人,内心不由得感到紧张、期待和忐忑。
刘玉鹏,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复元坊居民区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
五十多年后,再次提及自己当年入伍时的情形,刘玉鹏依然记忆犹新。与之相随的,还有一本珍藏了50年,内页泛黄的日记本,“这是我新兵入伍第一年的日记,写了很多琐碎的小事及感想,但对我日后的工作帮助极大”。
刘玉鹏的《新兵日记》(封面)日记从1969年4月17日开始。
进场、放飞,初识战鹰
飞云之上,一架架战鹰正呼啸而过;苍穹之下,有一群人在等候战鹰凯旋。他们就是铁翼下的守护者——机务兵。机务兵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从刘玉鹏的日记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一名普通机务兵的一些日常。
刘玉鹏的《新兵日记》(部分)
“参加了几次飞训,发生了几次故障,使我懂得了维护飞机的重要意义。”刘玉鹏写道。对飞机的检查容不得半点差错,必须用极端负责的匠人精神,坚决守护战鹰和战友的安全。
面对战机,背对人群,负责维护战机,作为一名机务兵,他们是一群不上蓝天的空军战士。每天清晨,登车进场、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冲向战位;取下机身上盖着的蒙布,取堵盖、上座舱……解刀、扳手、抹布是他们手中的“武器”,拧好每一颗螺丝,擦好每一块蒙皮,消除每一起隐患,把好每一道关口,一切只为战鹰顺利起飞。
刘玉鹏在机场
刘玉鹏分到机务中队的第二天,就跟着老同志去机场实地看起动车和飞机电瓶。“以后,他们就是你们经常要打交道的设备。”老同志告诉刘玉鹏,一星期后,他会和特设师一起带领新兵们换飞机电瓶,并进行飞行后检查。
十天后,刘玉鹏第一次参加飞行保障任务,并使用起动车设备。同年六月中旬,刘玉鹏开始定期承担更换电瓶工作。
机务人员的安全观念十分重要。每次发现飞机故障,刘玉鹏都会跟在老兵后面,一起加班排除故障,坚决把故障隐患留在地面,“机务工作让我养成了诸多好习惯,使我一生受益”。
白手套慢慢变成了“黑手套”
机务工作必须要认真仔细,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之处。
翻开1969年4月19日的日记,刘玉鹏写道:“在机房上要极端认真,看启动车电压表我一没注意,停了也不知。(今后)对待工作一定要做好,能自己干的事一定要完成。”
每次换好电瓶后,刘玉鹏总想着总电门有沒有关闭,一定要再三确认才肯离开。“当兵就是为了保卫祖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刘玉鹏(青年时期)
当时,部队经常进行战备演习。“一次演习,我刚好在兄弟中队的洗漱间洗澡,不知紧急集合上机场准备飞机。当我洗完澡才知道搞演习,心想演习快结束了,去了也没用。然而,有一个战友和我情况一样,仍是从营房跑步到机场。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很是惭愧,(决心)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后来,我在以后的战斗警戒值班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努力完成任务。”
机务工作是按条令条例检查维护飞机,关系到国家财产和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过细地做好机务工作。“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三负责”精神是空军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夏北浩总结出以“三三四四两化三要”为主要内容的“夏北浩检查法”,成为空军航空机务战线的一面旗帜。
所谓“三三四四”是指,“三个负责”(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三想”(工作前想上级的规定和要求;工作中想方法和步骤;工作后想有没有遗漏)、“四到”(该看到的看到;该摸到的摸到;该嗅到的嗅到;该听到的听到)、“四个一样”(领导不在场与在场一个样;冷天、热天与一般气候条件一个样;飞机没有故障与有故障一个样;飞行结束得晚与结束得早一个样)。
“两化”是指,检查飞机路线化,操作程序化。
“三要”是指要积累经验摸规律,掌握渐变防突变;要做好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对飞机了如指掌。
60年后,在第15届珠海航展的中国空军静态展区,“夏北浩精神”五个字与歼-20战斗机悄然同框。
刘玉鹏和歼-6战斗机
“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今后,凡是不对的事情坚决不做。”“提前拔了起动车插头,但没有告诉机械师,令其误以为起动完成。自己没有注意到工作的细节,此种情形(别人)已有过,却没有把他们的教训引以为戒,以后要加强清醒的头脑,要向人民负责。”这是在1970年1月21日至2月11日期间,刘玉鹏写下的劝诫自己的话语。虽从未随战机翱翔蓝天,但他们用匠心托举战机升空。从白手套慢慢变成了“黑手套”,刘玉鹏靠着一股韧劲,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信仰,成就青春的底色
“1970年1月31日,支部大会通过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行字,刘玉鹏写得格外用心,字体也明显大了许多。
一下连队,刘玉鹏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政治和军事技能的学习中去。刚开始,刘玉鹏学习《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老三篇”文章,在劳动中认真磨炼自己,在生活中助人为乐。
“刚到生产队锄草,我干了一会就干不动了,当看到比我年龄小的新战士比我干得欢、干得多,我就坚持将活干到结束。”“下半年,在部队生产队劳动时,除了完成任务外,还利用业务时间主动为菜园浇水施肥。”“在五月份内务值班时,我不怕脏不怕累,打扫洗涮室内和厕所。”“在农村一天只能吃三顿地瓜稀饭。”“每天晚上,我和战友都要去几百米外的地方挑井水,来回三四趟。”“头几次参加野营拉练,很不适应,脚上起了三四个泡。心里想着必须坚持完成任务,不能掉队。”
这些话语有感而发,真真切切,令人读来倍感亲切与温暖。日记里的故事,是一名新兵生活的缩影,也是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岁月。
刘玉鹏和战友
开展谈心活动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我更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向入党联系人汇报思想,找老同志谈心,虚心向他们学习,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我们新兵,每月六元津贴。分队配备我们新兵手电,由于数量少,(不够每个人使用)我毫不犹豫让给别的战友。”“自己为二分队垫付了电影款。”“当得知家乡一位邻居老人有困难,我主动汇款帮助。”“(开展)两周专业理论学习。我与河南籍三位战友(分在)一个小组,由于他们过去没有学过电工知识,我除了自己学好外,还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有时嗓子讲得燥干,仍耐心坚持讲下去。”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是铸就年轻人百炼成钢、走向社会坦途的好地方。积极要求进步的刘玉鹏,在入伍一年后,顺利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