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慰英灵播火种,龙陵千里栽“桃花”

640 (44).jpg

 

  近日,两株来自千里之外的桃树在广东海丰彭湃故居、得趣书室被悉心种下,标志着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发起的“植此青绿、薪火相传”植树活动正式开启。


微信截图_20241111135144.png

 

  作为上海的光荣之地,龙华烈士陵园安葬了1700多位牺牲于此的革命先烈。该植树活动计划通过异地移栽的方式,将象征着英烈精神的龙陵桃花带到百位英烈故乡,以此告慰英灵,播撒火种。该活动首站选择在军委四烈士之一,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彭湃的故居举办。为纪念“军委四烈士”牺牲95周年而特别制作的专题片《纪念军委四烈士——最后一次向党表白》在现场成功播放。

  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相关负责同志,海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主要同志出席本次活动。

 

640 (45).jpg

 

  活动上,中共海丰县委常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向“千里栽桃花”的龙华烈士陵园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龙华和海丰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双向奔赴。“正是有了像彭湃烈士这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心血和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他们的信仰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我们要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激起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向前,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以彭湃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留下来的伟大精神永不湮灭。“龙陵通过植树形式,将‘桃花’带到百位英烈的故乡,就是要铭记与弘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并传承他们的宝贵精神。”

  为纪念“军委四烈士”牺牲95周年,龙华烈士陵园于近期推出了系列专题片《纪念军委四烈士——最后一次向党表白》。该片讲述了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位进步青年如何踏上革命道路、投身革命事业,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出生于广东海丰的彭湃,领导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和第一个县级农会,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1929年,彭湃被反动当局抓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着革命精神,高唱着《国际歌》从容赴死。专题片播放后,现场嘉宾纷纷表示专题片内容翔实、情感强烈,具有直击人心的感染力,能够帮助更多人认识英烈、走近英烈。

 

640 (46).jpg

 

  活动现场,龙华烈士陵园还向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和彭湃故居赠送了龙华英烈系列融媒体出版刊物,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主要负责同志作为馆方代表接收了这些刊物,象征了龙华英烈精神的传递。

 

640 (47).jpg

 

  经过一番挥锹培土,两株桃花在暖意尚浓的南风中舒展起身姿。值得一提的是,彭湃的孙女彭洁女士也前往现场参与种树,她表示:“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龙华的桃花栽种到我的家乡——我的爷爷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这不仅是一次栽种,更相当于把龙华英烈精神也带到了这里,继续激励着我们海丰的人民去学习和传承这种革命先烈的精神,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乡。”

 

640 (48).jpg

 

  海潮澎湃,生生不息;千里栽种,落地生根。相信来年春天,这里的两株桃花也将像龙华烈士陵园内的桃花“一般鲜艳一般红”,向路过的人们讲述着永不泯灭的英烈故事,召唤起更多新时代的拼搏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