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黄浦 | 推动退役军人和双拥共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锚定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十连冠”目标,聚焦服务强军兴军和退役军人所急所需所盼,跨前服务、主动作为,推动退役军人和双拥共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激发“铁心向党”动力,点燃拥政爱民热情

 

  充分发挥黄浦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发祥地的资源禀赋,助力部队开展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教育,增强家国情怀,激发官兵服务人民的政治自觉。

  宣讲践学强信念。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组建由军休干部、“最美退役军人”等组成的“老兵之声”宣讲团,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机关、军营和社区,引导官兵在深学细悟中筑牢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军地结对、“双拥学堂”活动,与海军黄浦江船开展“城舰共建”活动,面向现役官兵、退役军人及各类优抚对象推出100堂具有黄浦文化特色底蕴的社科、文体等课程,组织近300名驻区部队官兵“游览第二故乡—看上海”,让官兵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黄浦形成的生动实践,在联建联学联谊中增强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思想自觉和“驻在黄浦,奉献黄浦”的行动自觉。

 

640 (1).jpg

 

 为民服务践宗旨。推动驻地单位加入南京路商圈党建联盟,组织部队官兵、长征医院专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补鞋、量血压和现场义诊,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彰显“南京路上好八连”“南京路上好军医”的为民初心。支持驻区部队与毗邻居委开展“双拥楼”建设,深入社区为独居老人、孤老和纯老家庭送上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640 (2).jpg

 

 “人墙”控流显担当。加强与驻区武警部队双拥共建,激励官兵在大项任务、重大考验中打头阵、勇担当。外滩核心区域的人流管控是每个节假日“大考”,为了保障游客观光体验而不是简单的限制人流,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甘当“人墙”,创造“拉链式”“雨刷式”路口管控疏导方式,成功应对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和人民广场等重点区域的大客流难题,以温情、尊严、高效的管理方式,彰显军人本色,传递城市温度。

 

  赋能“铁军劲旅”活力,稳固部队军心士气

 

  充分发挥黄浦区双拥办的职能优势,用足政策,用满资源,倾尽全力为部队官兵在“后路”“后院”“后代”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与帮助。

  整合资源畅通“后路”。着眼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难点,打造区内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依托豫园商圈,开展具有文创特色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和实训活动,更好地支持退役军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二战场”建功立业。成立黄浦区退役军人企业联盟,整合20余家企业资源,组织“双月坛”论坛、沙龙和座谈等活动,交流经验、对接政策,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服务保障。编印《黄浦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汇编》,促进各类就业群体和企业充分匹配就业。研究制定《黄浦区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工作流程》,按照赋分优先、人岗相适的原则,确保安置满意率100%。

  

640 (3).jpg

 

 千方百计稳固“后院”。全力保障随军家属的精准化安置需求,制定《黄浦区军人随军家属指令性安置工作实施办法》,实行对等安置,推动实现随军家属充分就业。同时,对随军家属自主就业给予每人5万元的社会化就业资金补助,组织军嫂专场招聘会,畅通用人单位与军嫂双向对接渠道,搭建“供需互动”的服务平台。

  真心实意关怀“后代”。重点聚焦军人及家属最为关切的“上好学”问题,会同黄浦区教育局共同应对年度适龄入学儿童数量大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期望值高的现实矛盾,深挖资源潜力,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帮助40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转学等相关优待,从源头和根本上纾解军人以及家庭的实际困难。

 

  汇聚“钢铁长城”合力,引领尊崇军人导向

 

  积极落实走访慰问、权益保障、拥军宣传等举措,全力维护、捍卫好军人尊崇地位和合法权益。

 架起军民“连心桥”。以开展“四百”大走访为契机,深化常态化联系走访机制,黄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重点联系走访功臣模范和伤残、烈士遗属、特困退役军人,各街道、居委开展普遍联系走访,倾心倾力做好政策宣传、思想疏导、矛盾化解、帮扶解困等工作。先后慰问联系服务退役军人23000人次,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440人次。

  构筑权益“护城河”。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成立老兵工作室,引入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开展政策咨询、思想疏导、矛盾化解等工作,设立“律师接待日”与咨询专窗,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持续开展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排查,协助处理烈属身份认定等案件38件。切实推进拥军优属政策落实常态化,督导落实现役军人乘坐公共交通、收费观瞻场所免费等优待优先政策;着力推进区内2家中心医院、6家专科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实行“六优先”。

  

640 (4).jpg

 

  打造崇军“风景线”。盘活全区资源,因地制宜,推出覆盖衣、食、住、行、用等民生领域的78项优待项目,动员豫园商圈17家商业机构开放优惠,指导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设双拥食堂等“身边的优待”项目,打通上海潜艇展览馆(双拥教育园)线上免费预约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拥军体系。推出双拥广场大型公益广告,向社会公众展示市、区退役军人“最美风采”,开辟军休干部荣誉廊、退役军人光荣榜、风采墙等双拥文化阵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崇军爱军拥军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