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 | 这位老兵玩转微信,开班授课居民受益
在长宁区天山河畔花园居民小区活动室里,经常会看到不少居民坐在一起,手捧着打印学习文件,认真听一位老师讲计算机和手机课。这位老师虽然头发已经花白,年近八旬,但精神矍烁、中气十足,透出军人的精气神和科技工作者的书卷气,说起专业知识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是长宁区天山河畔花园居民区自2012年开办至今的学习课程。这位令大家尊敬的授课老师,就是残疾退役军人、社区老党员潘家纯。
2012年,已经70岁的潘家纯伤愈后走出家门来到了小区,他主动向居委会要求加入河畔睦邻教学点“师资”团队,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提出开办面向中老年居民需求的“计算机入门初级班”,志愿当义工,义务开课当教员。2014年,为了更好满足社区老年人生活中使用手机的实际需求,他自编教材,把授课的重点内容调整为手机微信软件的学习辅导,为中老年居民开设手机微信、美篇、小影学习班,提供一些创新智能服务,让老年人也能玩转手机微信,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亲友的零距离沟通与交流。潘家纯带头刻苦钻研,自学成才、自编教材、自己授课。
从2014年12月开始编写以来,根据微信软件的每一次更新,到2019年9月,共修改了二十多次,花了很大的心血,形成了《手机中的“微信7.0”》版本,第一个版本有40多页,二、三万字,且有不少图表说明,通俗易懂。为了照顾到学员们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使用,潘家纯都会有针对性地先学、先试,及时备课。他还与居委干部“结对助教”,认真调整讲义。在授课中,每一项功能操作,潘家纯也都会逐条解析,反复指导,用中老年人习惯又便于理解的交流方式,让学员们能快速领悟和运用。
潘家纯授课非常耐心,一个问题经常要重复讲很多遍,现在经过学习,不少学员学习微信、扫码付款、做美篇、逛淘宝都能驾轻就熟了。2017年11月10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专题报导了潘家纯的事迹:《长宁75岁爷叔开设手机课堂,老年人也能赶时髦》,肯定了小区“老年人参与微信学习,玩转手机不再愁”的成功做法和成效。
利用科技知识为大家服务,潘家纯总是非常积极热情,他老是说,自己就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理应用好自己的特长。这里,必须说一说潘家纯让人敬佩的简历。
1962年,潘家纯考入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核物理系,入伍参军。经过五年学习,1968年毕业,成为我军这方面专业的专家。从军校毕业之后,潘家纯按照党和国家的需要,投身到我军的工程兵部队,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皖南大山里面,和普通战士们一起打挖地下导弹坑道,整整一年多时间。1969年4月,潘家纯就是在导弹坑道工地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我军核武装部队的建设进程加快,他作为军内科技人员,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到第二炮兵部队和基地的创建战斗的第一线之中,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52基地183团参谋,又是整整五年,为我军导弹、火箭部队的建设,以及东风二号等重大武器试验基地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由于工作出色,他光荣地获得了部队的两次嘉奖。1970年,还作为部队第二炮兵四好连队代表,赴京接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会见。由于是军队科技干部,除了做好基地建设的本职工作之外,潘家纯还是一个有心人,他善于利用自己的科技知识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山里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改善生活,潘家纯开动脑筋,搞来许多工地上废弃的恒温暖器,把它们改造成为小鸡孵化器,结果养得山上到处都是鸡、都是蛋,且不必喂养,天然食物多的是,战士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部队首长看到“水表”和“孵化器”,大为赞叹,问是谁想出来的?战士们欢呼着“潘参谋!潘参谋!”首长高兴地说:“潘家纯,给你一个任务,帮其它连队一起弄一弄吧!”其实,对于潘家纯来说,这不是难事。可惜的是,在1972年一次训练时,新兵扔出去的手榴弹很长时间未爆炸,潘家纯上前察看,手榴弹却突然炸响,弹片从他的头上飞过,潘家纯受了重伤,成了六级伤残军人。
1974年,潘家纯因负伤从部队转业到上海无线电三厂设计科担任工程师,主要做通信和计算机应用工作,继续发挥他的专业特长。他参加了“711工程”,负责“风云一号”卫星地面检测设备制造,1980年此项目获得了国防科研成果四等奖。期间,上无三厂、上无二厂各创新制造了一台杜比降噪系统的录音机,送美参评,这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1991年和1999年,潘家纯分别调到上海外贸工程公司电脑室和上海外贸工程公司锦程物业公司担任工程师。在外贸工程公司,潘家纯负责大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对大厦的水、风、电、空调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和维修。在对美国进口的“D.D.C”组织攻关中,由于无元件,他就自己到市场购买、解密光盘,画出原理图,实行自行维修,为公司节约了大量外汇。在锦程物业公司,潘家纯与复旦大学、专业网络公司一起,合作设计、制成了一套空调和红外防盗系统,解决了锦程大厦空调和红外防盗等自动化管理问题,该系统一直使用至今,也为公司节约了大量资金。
2003年潘家纯退休了,他却希望继续做一些为群众服务的事情。因此,他到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当义工,帮助香港企业家向国内贫困地区捐助小学。再次可惜的是,潘家纯于2010年7月6日在回家途中不幸摔跤受伤,髌骨粉碎性骨折,经医院开刀治疗后,依然行走不便,只得于2010年11月退出了该基金会。在这段持续了七个年头的工作中,潘家纯先后到祖国的21个省(市)的贫困地区考察小学、写报告、申请捐建,参与了捐赠小学117所、农村卫生院12所、打井1口,平均每年捐赠二至三个小学,还到8所大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到新疆、青海、云南、湖南等灾区积极参与发放救灾物资。
老有所为,为在为人;老有所乐,乐在乐人。2019年“七一”,在天山河畔花园党支部举办的“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组织生活会上,潘家纯作为具有50年党龄的党员发表初心感言:“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党、为群众工作!”这也是一位不老转业军人的铮铮誓言。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小区居民区活动室关闭,潘家纯的手机微信班暂停了。2月中旬,潘家纯即向支部发来请战书:“大疫当前你们辛苦了!我大腿骨裂,无法长期站立,但我想用以下方式参加抗疫战斗!目前隔离时期,微信通信更显重要,我能否印50份最新修改的《手机中的“微信7.0”》放在居委会一楼,(让)志愿者自取学习。”
潘家纯的学习班一开就开到今天,随着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的不断变更,潘家纯备课更是细心了,不仅将课程按手机系统分别备课,每次常用软件更新也会及时备课教学。有一次走访中,潘家纯谈起自己教学的感悟:“微信和短视频剪辑都是大家非常常用的,我自己先学,然后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去上课,也希望能让我的学生做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