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军休献爱心 红色基因伴成长——普陀区军休所举行红色助学签约仪式
为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做好“红色助学”工作,激励引导军休干部发挥自身独特优势,8月22日,普陀区军休所举行“靠谱军休献爱心 红色基因伴成长”红色助学签约仪式。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处,普陀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区关工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上海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及长征镇相关负责同志与受助学生代表及家长60余人参加仪式。
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未来,播撒爱心就是播种希望。在过去的23年里,普陀区军休所发挥军休干部独特优势,汇聚红色资源,推进红色助学,持续关心关爱下一代。
2000年
军休干部石松云了解到社区贫困家庭学生,买不起书包、上不起学,内心十分沉重。他在支部作了细述,得到书记尚勉全的支持,并以离休一支部(当时名称)的名义与曹杨社区桂杨园困难家庭学生结对助学。
2003年
普陀区军休所党总支与曹杨街道结对,成立军休所助学基金。
2005年
上海市双退办支部与区军休所党总支共建,联手为曹杨街道社区困难学生助学帮困。
2019年
普陀区军休所和长征镇结对双拥共建,资助长征镇贫困学生,助学范围日渐扩大。
23年来,普陀区军休所在普陀区内就资助了32名学生,共129人次,近20万元。不仅只关爱本区困难学生,军休所还多次为“上海军休·同心圆梦”基金捐款,累计超过16万元,援建安徽金寨、江西修水两所希望小学,助力革命老区儿童健康成长。
受助学生向红色助学创始人尚勉全、石松云献花
红色助学,不仅仅是鼓励和呵护,更是传承和延续。组织军休干部前往受助学生家中家访,带领受助学生参观红色场馆,请军休干部给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赠送红色书籍,在军休所的主导和推动下,红色助学逐渐形成“德资双助”的模式,把思想教育融入爱心助学中,传播革命传统、讲述理想道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红色正能量关爱和影响下一代。
点滴爱心,汇聚为莘莘学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受资助的学生不乏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者,有些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我将继续奋斗,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青年而自任,绝不辜负爷爷奶奶们的殷切期望。”自2020年开始接受区军休所资助,今年以584分考入武汉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朱琦,在活动现场满怀深情地向军休干部们表示了感谢。
受助学生向普陀区军休所献上锦旗
23年来,普陀区军休所共有1440人次参与捐款,除助学之外,通过组织引领、典型带动、平台搭建,鼓励引导军休干部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助力灾区建设、军地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中贡献军休力量。全体军休干部退休不退志,离休不离责,主动融入社会,积极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军休干部暇有作为的华丽篇章,展现了新时代军休干部的风采,诠释了军休精神,也成为“靠谱战友,戎入普陀”的生动体现。
签约仪式现场,与会人员观看了普陀区军休所录制的红色故事宣讲视频,接受了一场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助学生代表向宣讲人王式龙、何军飞献花致敬。
受助学生向王式龙、何军飞献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