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军休干部优势,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的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军休干部始终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深化军休公益品牌建设的同时,为下一步组建市军休干部关工委奠定坚实基础。
浦东军休中心
6月1日,浦东军休中心围绕“打造引领区 奋进尊崇路”主题活动,携手罗山小学共同举办了“忆峥嵘岁月 传红色精神”军休红色故事宣讲会。通过“一堂红色思政课”“一套红色故事汇”“一次红色面对面”,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别样的“红色六一”。
活动伊始,罗山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为军休爷爷、军休奶奶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标准的队礼向“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军休爷爷奶奶也以标准的军礼予以回应,这一刻,军礼遇队礼,军心连童心。
军休奶奶陈玲玉、军休爷爷黄祖谟分别讲述了《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紧急救助》《国家重大科研—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红色故事,把军人舍小家为大家、投身报国、不惧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生动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军休荣誉室,抗美援朝老英雄张志海爷爷讲述了《红色宝藏——抗美援朝时的背包》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信仰的种子,根植了爱国主义情怀。
活动最后,少先队员代表小翁同学激动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聆听了军休爷爷奶奶的故事,更坚定了要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决心,要学习革命先辈顽强奋斗、不惧强敌的“红色精神”,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活动中,浦东军休中心还向罗山小学赠送浦东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最新发布的《故事汇》系列丛书,军休干部代表与少先队员互赠手工作品。
一张张老照片,定格军旅生涯的峥嵘记忆;一枚枚军功章,镌刻永不褪色的闪光荣耀……信念如炬,薪火相传,红色故事宣讲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身边的老英雄,也让军休红色资源更好地发挥育人优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厚植爱党爱国爱军情,让家国情怀在心间流淌。
徐汇军休中心
6月1日,徐汇军休中心开展了“童心向党庆六一 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宝藏故事座谈会。军休干部张长东、钱柏椿、魏阿宁、赵芳玲、聂聆和上师大一附小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武警上海市总队原副政委、首批上海市军休系统“社区政委”张长东为孩子们讲述了“世博安保”的故事,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确保了世博会安保任务万无一失;有40年军旅生涯的魏阿宁回忆了一段难忘的航程,1985年,他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军舰艇第一次对外出访;“枪械专家”钱柏椿讲述了为孙中山“自卫手枪”正名的故事,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文物重新展出;曾在青藏高原工作30余年的军医赵芳玲,分享了一段“天路”的故事,她和她的战友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出色地完成了四千里青藏线的医疗保障任务;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通讯员聂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至今珍藏着一本本战时伤病员登记簿底稿,泛黄的簿册上变淡的血色仍透出一丝悲壮。
军休干部讲述的故事引人入胜、直扣人心,珍藏的老照片、老物件让孩子们赞叹连连。当有孩子提问为什么会选择当兵时,他们坚定有力地回答:“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军休干部还勉励孩子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心中生根发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勤奋学习、茁壮成长。上师大一附小师生为军休干部送上鲜花,表达崇敬之情。
“红色宝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军休干部分享的红色宝藏故事,让孩子们在历史的细节中感受磅礴力量,更激励他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松江军休所
5月30日,松江军休所特邀上海三新学校学生代表来到松江军休文史馆,现场聆听抗美援朝军休干部刘焕文讲述入朝作战的经历和战斗中的难忘故事,一起穿越历史长河,感知英雄人物的坚定信仰和爱国情怀。
91岁高龄的刘焕文捧着泛黄的战地日记,充满激情地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在46军136师担任电报翻译工作,在连绵不断的炮声中完成机要任务”讲起,仿佛把同学们带回到了那段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艰苦岁月。
刘焕文说在战场上他从未想到过要害怕,接到任务就干,有时空下来,他就在坑道里学习,在日记本上记录战斗的经历;当讲到“第一阶段的五次战役志愿军获得了较大优势,我军用劣势装备成功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等激烈场面时,孩子们瞪大眼睛、聚精会神,不愿错过一个细节;当听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少先队员们纷纷举起手臂向刘爷爷敬队礼,以此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每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精神力量,孩子们在听完刘爷爷的红色宝藏故事后,被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震撼,纷纷表示要以刘爷爷为榜样,怀揣感恩之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新时代好队员,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黄浦军休一所
6月2日,黄浦军休一所92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汉祥身着军装,胸前挂满奖章,精神矍铄地带着他的红色宝藏——“一本老照片相册”走进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讲述红色宝藏 传承革命精神”校会课,为师生们分享红色宝藏故事。黄浦军休一所共建单位工商银行中华路支行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共同参与。
王汉祥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拿出了70多年前在朝鲜拍摄的照片,讲述了他与战友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战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的故事。他感慨地说:“虽然那时候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且无法掌握制空权,很被动,但我们团结一心,最终取得了胜利。孩子们,你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积极树立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发奋学习,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宝藏无言,传承有声。此次红色宝藏故事分享,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和青年党员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从而将“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植于心,让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融进血脉,代代相传。
江湾军休中心
5月31日,江湾军休中心组织军休干部宣讲队走进开鲁新村第二小学,为孩子们“六一”主题活动开讲。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铁道游击队吗?”军休干部柏爱良亲切地问孩子们。“铁道游击队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装力量……”老故事,新讲法。他精心备课,通过现场提问互动引出宣讲主题,将多媒体课件和老电影片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述小铁道游击队员李文田冒着生命危险,顺利传递口信的革命故事。
柏爱良勉励刚光荣成为少先队员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茁壮成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场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柏爷爷讲的故事,深受感动,非常钦佩革命英雄不畏生死、勇敢战斗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少先队员了,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宣讲紧紧围绕红色宝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防意识,弘扬光荣传统,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宝山军休二所
6月1日,宝山区江湾中心小学三楼报告厅内掌声雷动,一场“童心向党 领巾飞扬”六一节大队主题会隆重举行。宝山军休二所管委会主任、军休干部王安山、军休第三党支部书记、军休干部向世团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应邀参加活动。
身着军装佩戴奖章的上海市“同心圆梦”专项基金管委会成员、军休干部向世团为孩子们讲述了他多次执行重要航测任务,退休后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故事,他勉励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国家为他们创造的学习环境,要有理想、有动力,传承好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将来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欢乐童年 放飞梦想”的儿童节学生关爱座谈会上,军休干部王安山、向世团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送上了慰问品,并表达了对孩子们早日成才的殷切期盼。江湾中心小学校长孙汝红对宝山军休二所大力支持学校工作,坚持长期捐资助学表示感谢,并赠送了“真情系学子,温暖育人心”的锦旗。
活动中,孩子们为军休干部系上红领巾,并精心准备文艺表演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嘉定军休所
5月31日,嘉定军休所前往新成路小学开展“军休关爱助成长 共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充分展现军休干部关心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
军休干部陈永莉被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她以红色宝藏故事勉励孩子们,要珍惜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乐观向上、积极学习、立志成才,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中,还观看了新成路小学“蔷薇践行二十大 童心筑梦新时代”庆“六一”文艺演出,军休所为各年级学生代表赠送校刊《蔷薇朵朵开》。
传承的是使命,面向的是未来。关心下一代是嘉定军休所特色公益品牌“七彩桑榆”项目之一,是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创新实践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红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七彩桑榆”特色品牌走深走实。
松江军休所
6月1日,松江军休所组织“茸城军休”红色教育宣讲团走进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展“传承维和精神 庆‘六一’儿童节”主题宣讲活动。
军休干部李旭亮以当年维和的感受为触点,讲述了在异国他乡看到战乱中的少年儿童,食无粮、病无医,要背上书包上学更无从说起,对比他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多么幸福。他勉励孩子们要热爱祖国、珍爱和平,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班人!
蓝盔丹心系祖国,维和情洒满人间。松江军休所充分发挥“军”字优势,搭建育人平台,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新时代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