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今天丨以笔为戎,左联诞生!
1930年3月2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
左联的成立标志
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旧址
鲁迅先生
正是左联的辉煌战旗
在他的率领下
进步的文艺工作者
开展了强有力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他们创办杂志
翻译、介绍马列主义关于文艺的论著
培养文学新人、发展左联组织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是鲁迅先生在其著名的杂文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首诗
为了纪念左翼作家联盟中
五位青年作家的牺牲
鲁迅先生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悼念文章
指出他们以鲜血
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付出
“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
△左联出版的部分刊物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柔石的作品让许多读者潸然泪下。《旧时代之死》《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倾诉百姓的疾苦,鞭挞吃人的社会。
“文学不是艺术之宫里无用的宝石,而是社会革命最有力的斧头。”——胡也频
胡也频早年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报》、《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编辑。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左联执行委员、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并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殷夫
1929年,四一二大屠杀两周年之际,殷夫创作了一首《别了,哥哥》,和在国民党当局任职的大哥彻底决裂。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让我的血染成一条出路,引导同志们向前行进”的豪迈誓言。“清风明月悲殷夫,绿树青山吟君诗。”这是殷夫牺牲后,左联同志对他深切怀念之情的生动描述。
“只要血不会干,什么困难都可以打破!”——冯铿
冯铿,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诞生的最出色的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
“我们必须要学会既能用枪又能用笔,我们才能称为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文武全才的革命家。”——李求实
幼年李求实崇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少年李求实则如饥似渴地阅读新文化运动先声《新青年》、马恩经典《共产党宣言》等,青年李求实编辑《俄国革命画史》,乐此不疲;翻译俄国进步作家《陀思托耶夫斯基》文集,津津有味;主编革命报刊《上海报》,尽心尽力;编辑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废寝忘食……
左联一成立
立即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和镇压
如取缔“左联”组织
通缉左联盟员
颁布各种法令条例
封闭书店
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
拘捕刑讯
秘密杀戮革命文艺工作者等
1931年2月7日
“左联五烈士” 被秘密杀害于龙华
1936年初
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
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左联自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