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五四青年节,致敬最可爱的“后浪”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部队,他们是保卫祖国的脊梁。在地方,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栋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或许当过兵或许没有,但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他们把退役军人当亲人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向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中的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大家辛苦了!

他是火场中的救人英雄


微信图片_20210506152955.jpg


郭宇航,2020年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他在服役期间,参与灭火救援行动百余次,在高层火灾救援中,临危不惧,成功从火场救出一对母女。退役后返回校园积极宣传征兵入伍政策,被评为华东政法大学征兵宣传大使。学习成绩优异、创业实践能力突出,他负责的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获得市级立项。他的身上集中反映了当代青年心系国防、投身军旅的爱国精神。

她是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06.jpg


华磊,1989年出生的她曾是上海武警总队的一名世博女兵,退役之后,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建立“党建知识学习园”,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微管理、微党课、微帮扶的“三微活动”。支持建立10多个社区社会组织,搭建英语沙龙、社区晚会等活动平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制作疫情防控作战图,以四色标识实时更新每户情况……通过创新一系列工作方法,守住了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华磊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提名奖、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虽然获得多次国家级荣誉,她还是兢兢业业当着“小巷总理”,踏踏实实做着为1700余户居民“操心的大家长”。

他是脱贫攻坚排头兵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24.jpg


刘洋,男,1991年出生,2012年入党,2019年4月从部队转业,现任虹口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军休二部部长助理(主持工作)。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刘洋同志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说“党员,就是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在2020年8月响应组织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刘洋同志主动请缨前往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挂职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他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组织能力,圆满完成了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刘洋同志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彰显军人本色,荣获“2016-2020年度虹口区五四青年奖章”。

他是小龙虾养殖专家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28.jpg


沈颖啸,2007年12月入伍,2012年11月退役。2015年,沈颖啸辞掉“铁饭碗”,下定决心出去闯荡一番,在众多备选产业中,他瞄准了生态养殖,流转近400亩土地,在136亩水面里探索养殖“网红”小龙虾。通过市、区两级水产部门的技术加盟,沈颖啸探索应用稻—小龙虾共生模式,克服了养殖中的种种困难。沈颖啸的小龙虾基地为周边农民提供临时就业岗位31个,还带动本地500余名农民投入种养产业。2019年沈颖啸荣获全国青年教育带头人称号。

他是拾起老年之光的摄影师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31.jpg


郑瑜,2000年入伍,2005年退役, “拾光”摄影团队的负责人,曾荣获2020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三次“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称号、2018年上海市十佳公益故事。“拾光”,寓意:拾起老人美丽的笑容,定格老人幸福的时光。2013年9月创建至今年3月,他的团队小伙伴为全区7000多名老人免费拍照,打印照片12000余张。2017年,他和团队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陆续报道,他本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他永远牢记曾经是一名军人,不忘退役时的宣言,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2020年被评为奉贤区最美退役军人。

他是校园内的创业明星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34.jpg


葛文,松江大学城大学生退役士兵。他深知市场对自习室的需求。带领团队创立93U自习室。面对资金短缺等创业难题,他义无反顾地变卖掉自己所有房产。目前,93U各业务板块已全部实现盈利,并在上交股成功挂牌Q板(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成为该行业成功挂牌Q板的第一人。

他是赓续军魂的新兵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36.jpg


刘兴宇,2021年入伍,刘兴宇的爷爷刘长福,曾服役于河北唐山陆军某部多年。刘兴宇的父亲刘涛,年仅16岁就接过了军旅生涯的接力棒,踏着父辈的足迹来到了云南宝山陆军边防某部服役。刚满18岁的他达到了参军年龄,便主动了解入伍政策,带着父辈的期望和满腔热忱准备投身军营,因为疫情和体重原因,两次被拒之门外,心有不甘的他,痛下决心减肥,仅用四个月就减重40斤,成功入伍。

他当兵没当够,“二次入伍”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39.jpg


王志强,现为上海武警战士。2015年,他第一次报名参军,所在部队驻扎在海拔4400多米的青藏高原。2020年9月,他退役离开“天边的哨所”。今年得知二次入伍政策后,他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并高标准通过入伍前各项身体检测,成为一名上海武警新战士。

她曾护航世博,也是武术高手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42.jpg


杜丹,上海市沙田学校体育教师、校团委书记,2010年,杜丹为护航世博参与安保工作,服役期间评为军事训练标兵,荣立三等功。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军旅之风带进校园,协助本校建设武术特色教学课程,以身作则不惧困难、带动学生勤学苦练,指导200多人次学生获得市、区级武术比赛和武术操比赛奖项,教学论文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取得突出成绩。

她是退役军人事务顾问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46.jpg


华晓霞曾是陆军某部一名光荣的话务员女战士,退役后在崇明区建设镇从事退役军人保障工作。她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发放各类补助金和抚恤金,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主动担任镇退役军人顾问,开展优待抚恤和退役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协助困难退役军人办理就业、救助、评残、养老等手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义无反顾投入到防疫战场,积极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参加防疫宣传、体温检测、岗亭值班。

他是政府的“嘴”、老百姓的“腿”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48.jpg


俞浩泉,普陀区桃浦镇同济沪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扎根社区数月后,小俞知晓,与居民们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若方法不对路,难免“南辕北辙”。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居民,他定期开展“一访二聊三查”,加强对双独居、独居和孤寡老人的帮扶联系。有一次寒潮来临时,因为多日联系不到一位独居老人,他想办法架梯子爬到了家住二楼的老人家中。所幸,老人安然无事,只是因睡眠时间问题,没接听到电话。小俞的热心很快在居民区传开了:“小俞书记品格不错。”看似是一个不经意行为得到了居民的信任,俞浩泉却更深刻地感觉到,服务居民最首要的是用心、用情。

他是干细胞工程师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51.jpg


张志赟,1983年10月生,江苏人,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12月退役,原任浙江省军区温州军分区海防营步兵连文书,现任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I设计工程师。服兵役期间,曾参加2004年14号台风和2005年9号台风的抗洪救灾任务,先后到永嘉、乐清、瑞安、苍南等地参与救灾,参加过一次泥石流抢险任务和一次森林火灾救灾任务,并获得一次嘉奖和“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在集团工作期间,他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主动学习知识技能,团结帮助单位同事,积极主动参与集团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发挥螺丝钉精神,播撒爱心种子,已于2018年向集团党委郑重提交入党申请书,是集团优秀的业务骨干和学习标兵。 

他是“解甲归田”的“种花人”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54.jpg


周森,2019年退役,毕业后曾在福建电视台实习,本以为自己会做一辈子主播的他,却机缘巧合地去广东当了十多年的兵,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会在崇明做起了农民。2019年,退役后的他来到崇明帮助母亲吴贤云种花。他日夜蹲守在大棚里、田头边,披星戴月。在他的努力下,一座花卉“王国”就此诞生,玫瑰、牡丹、绣球、芍药、木槿、一串红、四季秋海棠等十几种花卉在此绽放,真称得上是四季花开,花香满园。“现在,我们的花卉主要供应给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区绿化市容局用于布展、装饰。花卉的销量良好,去年我们大约卖出了30万盆花。”周森高兴地说。

他们是集体保研的退役军人室友


微信图片_20210506153057.jpg


部队建功立业,学校顺利保研。同住一个的宿舍的上海大学大学生施琦 、王云亭、张传胜、何益平可谓文武双全!2016年,他们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走向军营,2020年,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勉励,成功保研。这四个年轻人成了旁人眼里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