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上海退役军人风采 | 这名“硬核”警察,在“小小联合国”管着“家长里短”

去年,一条居家隔离劝导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的执勤民警被网友们称作“硬核民警”,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是不少古北地区居民心中的“老娘舅”,他就是长宁公安分局虹桥路派出所民警陈波。近日,陈波获得了“上海公安十佳优秀社区民警”的荣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硬核”民警和社区的温情故事。

从学生到战士再到民警

初见陈波时,他与记者想象中的“硬核”形象落差不少,文质彬彬、温和可亲。陈波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没有和他的大多数同学一样当老师或从事文学研究工作,而是选择了携笔从戎。

2006年陈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也正是在入学同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


微信图片_20210309121300.jpg


两年的军旅生涯,陈波参与过消灭火灾、救护车援助,还参加了地震救援……这些经历,也让他从一个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虽然从军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刚到军营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但那时候的苦,现在回想起来,也成了甜。”陈波说。

军旅生涯造就了陈波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退役后,他回到学校继续学业。2013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大公司做过管培生,也曾自己创业,生意一度风生水起,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但深深的制服情结,依然留在陈波心中。

2017年,陈波考进公安队伍,成为长宁公安分局的一位民警。“我舅舅和表弟在浙江做警察,他们也鼓励我从警。现在如愿考进来,我们一家有了3个警察。从穿上警服那天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辜负‘警察’这个身份,也不给我们这个警察家庭丢脸。”陈波说。

想要成为“小小联合国”里的“树根”

很多立志从警的人,都有个英雄梦。而社区民警要扎根于社区,会不会感到枯燥和失落?陈波不这样认为。

成为社区民警之前,陈波其实对“社区民警”这个职业并不十分了解,唯一的印象还是来自电视剧《江城警事》。那时候,陈波觉得,社区民警就是居民们的“老娘舅”,整天忙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从真正走上这个岗位开始,他才逐渐了解了社区民警的责任,体味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微信图片_20210309121305.jpg


古北社区是上海外籍人士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被不少人称为“小小联合国”。面对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不仅要学习多种语言,更要熟悉不同的文化,以便更好地管理。

来到虹桥路派出所后,陈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派出所的老同志请教辖区内的各种情况,随后就是多看、多走。即使不是自己值班,陈波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到自己管辖的小区里散散步,跟居民聊天。不太忙的时候,他还时常参加各种社区安全宣传活动,“一方面是想把更多的法律知识告诉居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们对我更熟悉、更亲近”。

陈波还加了不少外籍居民的微信,经常主动和他们聊天,“这样既能拉近和外籍居民间的距离,也能锻炼外语能力,挺好的。”陈波说。

除了居民,陈波和居民区的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也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去年底,辖区内有位醉酒的日籍居民深夜返回小区,按照防疫规定,小区保安拦住这位居民做登记,但其拒不配合,与保安发生了言语冲突。为避免双方情绪激动,物业工作人员连忙叫来了陈波。

陈波到现场后,耐心倾听了双方的想法,了解到,由于男子醉酒,加上中文不是很熟练,对保安让他登记的合理要求产生了误解,所以才起了冲突。陈波对双方进行了解释,要求居民配合登记,并向保安道歉。第二天,清醒之后的日籍居民主动联系陈波,再次和保安道歉,双方冰释前嫌。

陈波说,如果把社区比喻成一座花园,那他就想当园中大树的树根。“虽然树根不显眼,但它可以深深地扎根在土壤中,并不断生长、蔓延,把自己的根系遍及每一个角落,我们社区民警就要这样接地气。”

网红“硬核民警”却并不想当网红

向来低调、接地气的陈波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网红”。去年3月,一条题为“居家隔离管理到底有多严?上海民警硬核告知” 的视频火遍全网。视频中的主人公便是陈波。

原来,当时陈波辖区内一位小区居民从美国返回,正在进行居家隔离,其母亲前来探视。准备离开时,被社区工作人员劝阻,陈波随即赶到现场。他明确告知老人,按照“一家一户”的居家隔离规定,一旦进入居家隔离场所,就需要与家人一同隔离。老人辩称“只待一会儿,不会有事”,执意要走。陈波严肃教育,“如果居家隔离人员感染病毒,你就是密切接触者,如果执意要离开,我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你家人的隔离时间也要延长”。听到这些话,老人才同意接受隔离。

因为这段执法视频,陈波被网友称为“硬核警察”。但陈波却并不想当网红,也不愿被单纯地定义成“硬核”。“‘硬核’是一名警察必须具备的,但它只是那个时刻我呈现出的一种状态,有些片面。其实我还喜欢像朋友一样和居民聊聊天,倾听他们的家长里短……”陈波认为,社区民警应该要有多面性,不仅要做严肃的执法者,也要当居民的贴心人。

对于获评“上海公安十佳优秀社区民警”,陈波坦言,“我从警时间不算很长,得到这个荣誉当然开心。”陈波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自己更多地思考,怎样把压力变成动力,才能不愧对“十佳优秀社区民警”的称号。

“现在有很多想法,想在辖区里搭建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想多参与社区活动,想再学几门外语……”说起接下来的打算,陈波突然觉得自己更忙碌了。“但这种忙碌也是一种幸福吧,虽然在最基层的岗位上,却有着满满的成就感。”陈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