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践初心 用心用情担使命 全力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福建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组建一周年纪实
早春时节,南风熏兮,其情和融。闽山闽水,葳蕤蓊郁,冉冉物华。2019年3月15日,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我省“三中心两站”建设从这里出发,逐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服务保障体系。
一年来,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五有”、全覆盖要求,秉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初心使命,以滴水穿石、抓铁有痕的斗争精神,昼夜兼程、砥砺奋进,以汗水铸就连心桥,以实干营造暖心家,书写下一个个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感人故事……
小梅正吐黄金蕊
服务保障体系初步构建
提升政治高度――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围绕三个时间维度,四个工作链条,八个工作进程,先后召开5次省委常委会暨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下发3次进展情况通报,压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主体责任,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实绩和推进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全省综合督查项目。
展现福建速度――从3月15日正式启动,到5月15日各级服务中心(站)实现挂牌全覆盖。福建仅仅用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贯到底的机构组建工作,成为全国首批完成五级机构全覆盖的省(区、市)之一。目前,全省共建成五级服务中心(站)18128个。省、市、县三级服务中心共95个,乡、村两级服务站共18033个。
突出责任硬度――由省级财政对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431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给予补助。2020年初,5部门联合下文推进各县(市、区)同级财政对村(社区)服务站适当补助,并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建强工作队伍,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对标服务准度――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落实服务中心(站)工作规范、工作指南的基础上加压奋进,下发进一步加快全省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强化基层导向,建立五级标准化服务清单,健全规范化服务机制,清单式明确职责、目录式开展工作、台账式强化管理。各级服务中心(站)积极适应新职能新任务,及时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全省事务系统上下传帮带、左右比学超,形成联动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格局,龙岩市专门出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规范》,作出有益示范。
细化建设精度――以点带面,倾力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点工程。泉州晋江探索推进“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新模式,罗山街道华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等一批服务站成为首批试点,建立“退役军人网格化服务管理台账”,使服务对象更加精准、服务责任落实到位。福州闽侯创新“党建+N”服务管理模式,县服务中心突出“党建化引领”促“标准化建设、个性化帮扶、亲情化联系、组织化动员”,走出一条管理有序、保障有力、服务有效的新路子。龙岩上杭以古田会议90周年纪念活动、新“古田会议”召开5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全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上新台阶。镇级服务站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线上线下两个“红色阵地”,树立“五个一”红色品牌。三明永安努力推行燕南街道五四社区服务站“1433”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行“四个有”服务措施,实施“三个心”服务工程,发挥“三融合”服务优势,切实把服务做到退役军人心坎上。
我临东海情同深
永远做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从“面对面”到“键对键”
2020年春节假期刚过,省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就一刻不停地忙碌起来,虽然来访服务场所因防控疫情暂时关闭,但及时引导通过网上信访、来信来电的方式反映,工作依然正常有序开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机构挂牌与实体运行同步推进,积极探索“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新模式。2019年10月,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信访信息系统全线贯通,“一站式”“窗口式”服务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战“疫”期间,网上信访成为接待广大退役军人反映诉求、了解政策、答疑解惑的主渠道。
搭建“直通车式”就业创业渠道
南平市“两中心两站”探索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光泽县积极推广优秀退役军人创业示范点建设工作,2019年11月向当地退役军人杨林的家庭农场授予“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称号;邵武市服务中心在2019年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免费为退役军人企业家提供招工展位,主动帮助解决“招工难”问题;浦城县服务中心加强与县政府办、消防、城建、交警等多部门协作,建立退役军人优秀招录机制,同时与县内唯一一家上市企业绿康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定向招聘退役军人30余名。
一年来,我们坚持军地合力、政企用力、培训助力、联动聚力、长期发力“五力”齐发,各级服务中心共协助开展退役军人招聘活动159场,组织4535家企业提供12.72万余个岗位,1.82万余名退役军人参加,签订意向协议6015人。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进军营活动,与近百家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联系对接,与永辉集团、朴朴物流等首批10家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就业创业指导师制度,开通线上退役军人就业“绿色通道”,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贴心式”帮扶解困
2019年,厦门市为215名退役士兵提供了291个工作岗位(其中社区工作者岗位191个、市、区属国企岗位79个、辅警岗位5个、其他公益性岗位16个)。厦门退役士兵傅艺滨经扶持再就业,成为了四里社区居委会的一名网格员。他将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工作动力,积极弘扬雷厉风行、踏实肯干、主动担当的军人作风。在此次战疫期间,傅艺滨主动冲锋在前,承担起值夜巡逻、物资配送、管道维修等多项工作。他表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为民的情怀。能以这样的方式保家卫国,他感到光荣和自豪。
一年来,我们坚持面对面、心贴心、一对一服务。全省基层服务站共完成信息采集93.4万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悬挂光荣牌88万面,体现仪式感、尊崇感、荣誉感。着眼一人一策、综合施策,乡镇、村居服务站用心用情、精益求精,为辖区内退役军人建立了精细化的服务台账,提供了“菜单式”的服务管理,不仅帮助退役军人“在家门口解决问题”,也使服务管理的触角从“一阵子”向“一辈子”延伸。
亲情化走访慰问
在过去的一年间,漳州平和积极融合行政机关和服务中心(站)两支队伍力量,深入开展以关心关爱为主题的“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大溪镇云中村有位退役军人身患癌症8年,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依靠低保勉强度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大走访过程中深入了解到这个家庭情况,积极联系平和籍退役军人爱心企业家林镇森与其结对帮扶,并承诺赞助这家刚上高中的孩子直至大学毕业的全部生活费用。
一年来,我们坚持“六必访”原则,一体推进常态化走访慰问与重大节日专项慰问工作机制。平日里,基层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常常会到退役军人家里“走亲戚”“拉家常”,将主动上门服务与心理疏导、政策解释、解决困难相结合,做好退役军人的家庭“编外员”、困难帮扶员、机关联络员、政策讲解员、先进典型宣传员。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2019年各级共计发放节日慰问金6404万元。这一个个用双手奉上的节日红包,犹如一封封写给退役军人的家书,饱含着对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的无限深情。
探索构筑“专业化”的权益维护平台
福州闽侯荆溪镇有位退役军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肇事者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该同志来到县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服务中心及时启动法援程序、派出律师帮助其打赢了官司。其后又全力协调县法院执行局加大执行力度,促使近7万元的赔偿款尽快到位,并在2020年春节对这位退役军人进行了困难慰问,使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年来,我们积极与司法部门协调沟通,形成服务保障工作合力。截止目前,福建各级服务中心(站)共计设立648个“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通过法律援助进驻服务大厅,固定时段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受理符合法援条件对象申请的初审工作,为广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举办普法知识教育讲座。上门寻求法援的退役军人纷纷表示:现在“娘家”为他们找来了“专家”,依法维权更有底气了。
闽山闽水物华新
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的奉献热情不断激发
这一年,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通过围绕退役军人所思所想所需开展“嵌入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正向激励,突出政治引领、典型引路,越来越多退役军人在感受到“家”的温暖、“情”的力量、“爱”的召唤的同时,不断用奋斗与热忱回馈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汇聚起建设新福建、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他们活跃在三大攻坚战最基层。据统计,福建退役军人中担任村(居)两委人数达8264人,担任村主干人数3186人,分别占村(居)两委及主干比例的12%和9.3%。
明溪枫溪乡小衍村的村支部谌根深1988年出生,是个年轻的帅小伙。2011年退役后,他并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助力脱贫攻坚。扎根农业、服务农村,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谌根深就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烟草种植技术将家乡的荒山地变成了生态茶园,带领村民在发展生态茶产业中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长汀三洲镇戴坊村的退役军人兰林金是大地农村合作社带头人。退伍后的一次意外导致他双臂高位截肢、左眼失明,但他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积极投身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一口气承包下红旗岭2270亩荒山种油茶,凭借着军人吃苦耐劳的毅力将“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
他们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战疫全省各级共组织成立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抗疫先锋队453个,参与退役军人数达4273人,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抗疫工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实长城。
福建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副护士长游华是福建首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队员。1月24日,大年三十晚,她向院领导提交请战书:“我是退役军人,让我上!”字虽少,气如虹。游华表示:虽然退役多年,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敢担当的军人本色却丝毫不改,她要为国为民逆光前行。泉州德化的退伍老兵赖发谈今年88岁,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要求加入村疫情防控工作队。他铿锵有力地说:“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我还走得动,就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福建各条战线上的退役军人优秀事迹正不断涌现,全社会尊崇学习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愈发浓厚。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福建是红色圣地,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祥地,是驻军大省。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让退役军人感到幸福、获得尊崇,是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者不变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我们将紧紧围绕部“思想政治工作年”“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持续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落深落实落细,为努力实现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