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铭记 | 9 个炸药包炸开了胜利的通道

9个炸药包炸开了胜利的通道


杨清河


那是1947年9月,为了粉碎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我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奉命攻占胶济铁路夏格庄火车站,掐断敌人的交通命脉,阻击从青岛出来的西进增援之敌。当我们二营四连打到夏格庄中学时,遇到了一个敌人的集团堡。


微信图片_20210906153307.jpg


连长命令三排和二排轮番出击,不料遭遇到敌人轻重机枪的封锁。敌人火力很猛,我们两次进攻都失败了。

天色大亮了。我们冷静下来仔细侦察,发现这个集团堡工事很不简单:它外部有铁丝网、梅花桩、水壕(3米宽、2米深,放了半人深的水)层层防护,内部有十来个明堡、暗堡、子母堡用交通沟互连,再加上两栋校舍、一圈围墙,确实易守难攻,怪不得敌人在校门南墙上用白石灰刷上了“固若金汤”四个字。

我找来22名战士,组成了突击队。其中,一班长孙家山,山东莱阳人,是我们一排的党小组长,也是擅长爆破的“土专家”;轻机枪手秦友朋,胶东永城人,是名老兵,作战勇敢;两个十六岁的小兵孙忠勤和孙梅先,莱阳五龙河人,是参军不到半年的叔侄俩。可别小看这两个小兵,他们打起仗来胆大心细,机灵透了。我们清点武器,发现轻机枪、冲锋枪和弹药是足够的,不过对付集团堡的“重武器”炸药包只有13个。

晚上7点,战斗打响了!

一按预定部署进行。三包炸药爆炸后,炸开了铁丝网,炸倒了梅花桩,把水壕靠我方一岸也炸开了一大片缺口。爆破组紧接着送上第四包炸药去炸水壕对岸,不料炸药包没立稳当,倒在了沟底,随即“轰”的一声响,把泥和水炸得飞上半空,竟然落到了我们这里,像是下了一场泥水雨。当时天黑看不清,我误以为爆破水壕对岸成功了,把枪一挥就大喊:“跟我冲啊!”大家一道跟我猛冲,结果冲哪去了?冲沟里去了!陡直的沟岸边全是污泥浊水,溜滑溜滑的,根本攀不上去,后退更不成,必须当机立断拿出应变办法。

我马上叫来孙家山,商议后决定继续爆破。我们先把队伍往两边各自带开十米,人人紧贴在壕沟墙边,然后我拿过一个最大的炸药包拉了火,和孙家山合力猛地朝敌方扔去,落点紧挨着沟外的2号敌堡。太好了,不但水壕对岸的通道被炸开了,连2号敌堡也被炸坍了半边!我迅疾冲到敌人碉堡射击孔前一声断喝:“缴枪不杀!”

经过一场夜战、近战、爆破战,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我们靠勇敢、靠9个炸药包,打开了胜利的通道,攻下了敌驻在夏格庄中学的集团堡。

战后,上级给我记了一等功,给我们四连记了集体二等功,还奖励了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八个金色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