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英烈 | 宣中华:“为革命而死,虽死无憾!”

在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的展柜里,摆放着一只竹篾箱。箱子上写着“宣钟善志,斗严书屋”八个字。而这只看上去保存良好的竹篾箱,正是著名中国共产党人宣中华及其胞弟宣钟善共同使用过的。


微信图片_20210805145902.jpg


宣中华,浙江诸暨人。他原名钟华,基于爱国热情和决心拯救中华民族的意愿,改名中华。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杭州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805145928.jpg


图片说明:宣中华就读同文公学时的作业本封面


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活动,对他的思想颇有影响。而他从小就通过书写文章抒发向爱国志士学习,为拯救中华而奋斗的决心。

特别值得一叙的是宣中华在“一师风潮”中的作用。“一师风潮”是“五四”时期在浙江展开的革新派和守旧派的一场尖锐的斗争。“一师”校长经亨颐在“五四”运动中,采取了“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首创了学生自治、职员专任等措施,改革了国文教授法及学科制度,对全省学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为反对省教育厅更换校长、改组学校,“一师”学生在宣中华领导下,开展了坚决的斗争。

在宣中华短暂的一生之中,被他称为“平生最光荣、最有革命意义的一件大事”,便是1921年,他以“浙江农民协会代表”的身份,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有幸聆听了列宁的教诲。


微信图片_20210805150028.jpg


图片说明:宣中华赴苏俄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7年4月11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一杭城大搜捕”,整个杭州城都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4月14日,从杭州秘密前往上海的宣中华不幸于龙华被捕。

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国民党特务头子杨虎亲自提审宣中华。整整三天,敌人对他轮番严刑逼供。反动法官凶狠地对宣中华说:“你是宣中华,是浙江共产党的头子,是国民的祸首,应该交代党组织的情况和这次来上海的目的。”面对凶恶的敌人,宣中华从容不迫地回应道:“你们既然知道我,也不必多啰唆,你们喜欢怎么就怎么。至于国民的祸首,不是我们,而是你们。”“你们杀了我无非一个宣中华,而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会来杀你们的。”

1927年,宣中华在龙华英勇就义,年仅29岁。“中华今为革命而死,虽死无憾!”这是他的临终之言,也体现了他敢于为革命而牺牲的伟大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