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松江 | 一名南海水兵的战斗岁月自述

640 (10).jpg

 

  我叫张云清,1976年3月应征入伍,1981年1月退役。当兵那一年,松江共有49名有志青年告别家乡,踏上保卫祖国的征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976年2月28日,我们乘坐火车从上海出发,途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四省,历经6天6夜,到达广州市黄埔港码头,再乘坐部队安排的快艇,经过3个多小时到达了广东虎门沙角,古炮台前,大榕树下,来到了海军的摇篮——南海舰队训练团。

  我们都是从全国各地响应国家号召汇集到一起的战士,只为同一个目标:保卫祖国,固守边防。训练团有5000多名官兵,我是唯一来自上海的兵。初来乍到,部队生活及所见所闻让我感触很深。广东天气潮湿闷热,训练中经常汗流浃背。那时候条件很艰苦,部队营房大多是茅草棚,没有电风扇,更别提空调了。蚊虫也特别多,当地人叫“蜱虫”,一咬就会肿一个大包。为尽快从一个社会青年转变为合格海军战士,水兵们必须接受严格教育和训练,培训内容很多,主要有三大方面:队列训练、思想教育和军事技术。根据岗位不同,学习也分为很多专业,有雷达、电讯、轮机、航海、枪炮、鱼雷、信号、防化等专业。9个月艰苦训练,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战士,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1976年11月15日,我被分配到了505号护卫舰上担任帆缆兵兼炮手,属于麻斜海军基地。我们军舰是一艘装备先进的导弹护卫舰,战斗力非常强,配备导弹、100毫米大炮、鱼雷等武器装备。到了战舰上,新兵们又开始了新的训练和生活。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也要重新适应,因为听惯了军号声的我们,到了军舰上,要重新熟悉铃声,从起床、吃饭到学习、内务、军事训练等等。海上训练异常辛苦,大多数新兵都出现了晕船症状,头晕脑胀的,连饭也吃不下去,就像喝醉酒似的难受。老兵们传授克服晕船的经验,我们新兵振作精神,坚持训练,向老兵们学习军事、思想、生活中的经验。帆缆兵日常训练需要将绳子头上系上铅球,抛出50米才算合格,担任炮手需要在有限时间内计算弹道方位。由于训练认真,我还在部队比武中获得了多次嘉奖。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句话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是我们训练和生活的作风写照。回忆过去,历历在目,战友之间亲如兄弟。那时候我20岁,指导员大我10岁,船上没什么娱乐活动。闲暇时候他也会跟我们一起打牌,不论官大官小,谁输了就得钻桌子惩罚,欢声笑语至今犹感觉在耳边;出海训练的时候,睡觉前,我最喜欢听那首《军港的夜》,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战舰又要起锚。

  1979年2月,是我们全舰官兵最忙、最紧张的时刻。那时候从报纸上,我们获悉越南侵犯我国领土,在云南、广西边境挑衅居民,造成流血事件。我们紧急开展战前储备工作,将弹药、生活物资等运送到军舰上。2月16日晚上,上级宣布我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每位水兵都写下了参战决心书。随后,部队转入一级战斗准备,紧急备航,开赴南海北部湾海面,直逼越南。

  2月17日,在海面上,南海舰队成立了217编队,我们505军舰为指挥舰,大小舰艇几十艘,上千名海军进入一级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战斗。从2月17日到3月15日,为期28天的战斗,我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越南佬再也不敢从海上出来。每位海军战士在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作战中,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胜利完成了自卫反击作战任务。返回基地后,我们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海军政委、上海市委第一书记苏振华带领的中央慰问团慰问。

  时光荏苒,40多年过去了,回忆当年的战斗岁月,始终让我难以忘怀。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战友们,献给我的祖国。